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口袋里有没有钱是一回事,舍不舍得是另一回事──总不能在这儿挨宰吧!又不敢违抗师命。犹豫再三,他一咬牙,买了几种在他看来必不可少的颜色:黑、白、柠檬黄、钴蓝、大红、玫瑰红和翠绿。他想以“伦勃朗”为主,再混搭些国产颜料,或许能“蒙混过关”。
回到教室,胡特已经离开,助教给他上了第一课:木板的制作技术。原来,西洋油画的材质通常分木板和画布两种,在木板上作画之前,先要将木板浸泡在水中,用水砂纸打磨三十多遍,直到木板又光又平犹如玻璃一般,再用一种高级涂料打底后,才能达到作画要求。画笔也一样。在国内画油画,很少用勾勒细线的衣纹笔、叶筋笔,在这儿却经常用到。作画时,他用一根架杆架在人与画架之间,把胳膊搭在上面,以勾画画面上最细腻的局部。这么复杂的过程,令亚杰充分领教到绘画程序的严肃性,这是他在国内学画时从未遇到的。有了如此耗时耗力的前期劳动,画家怎能不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创作呢?
一周后,胡特照例在教室里巡视了一圈。走到亚杰画前,他兴奋地称赞道:“很好,颜色亮了!”
而他其后的一番话,更令亚杰刻骨铭心:“艺术家是人类的精神领袖。为什么呢?人类生活要依靠两大支柱:一是科技,二是艺术。科技是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艺术是满足人类心灵需求的。前者是经济基础,后者是上层建筑。当世界科技高度发达,人们衣食无忧时,对艺术的要求便胜过科技。那么你作为一个精神领袖,你的穿衣打扮、精神面貌、道德修养,就应当与众不同,走在人类的前列。这才叫艺术家。”
亚杰心想,教授说得对呀,你自己都破衣烂衫,胡子拉碴,一副嬉皮士模样,艺术的高雅在哪儿?在自己身上都体现不出的美,如何在艺术中体现呢?还有,人家的调色盘是玻璃的,下面衬上一张白纸,挤在上面的颜色显得既干净又透明;而我们的调色盘像个“大花脸”,上面什么颜色都有,没有纯度、亮度,还美其名曰“高级灰”。他原想将“伦勃朗”与国产颜料混搭使用的,听了胡特这番话,干脆全部换成了“伦勃朗”。
亚杰深切感到,胡特给他上的第一课便是:艺术就是做人。
继而,胡特开始演示作画技巧了。只见他像一位技艺超群的色彩魔术师,灵活运用手中的画笔,在几种颜料上滴上干湿不等的调色油,将它们逐次挑到画布上,娴熟地揉、染、接,营造出一种丰富的色彩空间;然后助理上前,用一块干净的棉布轻轻一擦,将浮色擦掉,而渗进画布中的颜色留住了。这时,胡特并不急于画第二遍,而是待残留在画布中的颜色干透了,才将第二遍颜色覆盖上去,从而避免了在国内画画时常见的色彩吸油和变灰的问题。
未完待续。
作者:杜仲华,昊文艺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