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蔡国强就像上海的熟客……(部分地)因为2001年10月上海APEC会议开幕焰火(参见画册第15.1-15.14号作品)是蔡国强设计的,他给上海带来了新的风光和骄傲。
蔡国强自称他是个不坚定的人,容易左右东西摇摆,关键问题是艺术要好玩,要能让大家都跟着一起玩。所以他总能找到一种大家都接受的玩法,又能给出不同的经验。有时候是刺激的,比如在约翰内斯堡“爆炸”发电站。开始他只是提出炸废弃的厂房墙面,而市政府提出炸正在运行的发电车间岂不更有意义,他也就不客气地炸了。有时候又是温馨的,比如在磐城的《地平线》(《地平线:为外星人作的计划第十四号》,1994年,画册第22号作品)实施时,那里的市民提出,在他的作品燃烧的一分钟里,沿岸人家都关灯配合出更宁静悠远的效果。有时候则是能让人记起一段与生命相连的精神往事,比如《收租院》、50年代的苏联……
舒可文是中国最著名的文化记者之一,他长期为
《三联生活周刊》撰稿。本文是中国大众传媒对蔡国强作出的最早评论之一,当时蔡国强已经在国际上声名显赫,本文发表的时间大约接近于蔡国强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个展开幕前后。
《三联生活周刊》第6—7期(2002年2月),第110—111页。
作者:舒可文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