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世界观大或小,有什么必要,对世界会有影响吗?当谈到画家的世界观我犹豫了,他不是大或小这两个能够解释的。可能需要悲观,乐观,同情,唯美,犀利等词语出马了。我们常常讲画家如果陷入技术当中,那么他的作品可能没有灵魂,将会死板单一。但是技术又不得不是画家所需要的,因为在古代画家和木匠的地位是一样的,我们所说的匠人。但是技术无法传递出画家的价值观及世界观。那么什么才可以呢,我相信是心流的绘画语言,这不是如何画的简单问题,而是伴随画家一生的“代名词”甚至永留千古。拿梵高来说,说起梵高我们可能就很容易想到梵高浓烈且协调的色彩,有序的笔触,似乎传递出他的理性与对艺术的痴狂。 洛佩斯曾经说过:我很佩服弗洛伊德,但是不喜欢他的世界观。当然,我们都知道弗洛伊德也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画家,与许多模特发生过关系。
洛佩斯与玛丽亚·莫雷诺相恩爱一辈子,前段时间玛丽亚·莫雷诺刚刚过世,在西班牙洛佩斯妻子的名气要比洛佩斯大。
但是我感觉两位画家是相互依赖影响的,就像他们的感情一样。弗洛伊德在画面给人的感觉太有力量的,看着画面不由得张开嘴皱起了眉头,令人深思。
但是在美术学院或者在社会上有一大批藏家与画家热衷于唯美,但是往往这不能与美术史同行,因为这传递出的往往是那不真实的摄影化的作品只能作为娱乐罢了。因此审美的考量是时间来进行的。
从灵魂出发到审美,当艺术的不确定性奔着实验性的审美去了也就完成了自己的绘画语言与世界观。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