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试解柏拉图的美学难题
“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其为美,不管它是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一个人,一个神,一个动作,还是一门学问。”这才是柏拉图美学难题中最难的难题。“美本身”也可以理解为美的本质,这只能在美的定义中来解决。从定义中可以看出,“美本身”就是美的诱吸效应即美的效应,并且能够使人的身心产生愉悦。能够产生这种美的效应的事、物、现象等,再加上美字,就可以成为美的事物。
例如,在汉语中,美具有多重词性——可以是:名词、形容词、动词、量词、感叹词等。如名词(西施之美、居屋之美、山川之美),形容词(美言、美德、美差)、动词(赞美、称美)、感叹词(美哉,好美)。
今天的汉语语境中,在日常生活中,有形容饮食方面的美食、美味等,也有形容外在形态的美色、美人、美景、美服、美宅等,形容内在品德方面的有美德、心灵美等,形容社会行为与情感的有行为美、和美、美好、美满等等。
美在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包、无处不在。因此,讨论美的本身、本义不但具有美学(哲学)意义,还具有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意义。
一切美好的事物之所以由美字参与组词,乃是因为拥有美的性质即美的诱吸效应。一切由美字组成的词汇,必定反映了美的本质,反映了美的共性和普遍性,就是美的诱吸效应。美的诱吸效应就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就使那件事物成为美”。
(待续)
作者:郭连章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