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贾湖骨笛赏析

2020-04-10 09:32

2pSY6BacT3fc6MCHywNMScWde1JU0YVn3LomoBZx.jpg

​这是一支来自于8000年前的笛子,以鹤类禽鸟尺骨钻孔制作而成,故称“骨笛”。

贾湖骨笛,因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而得名,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笛身长23.6厘米,径最宽处1.1厘米,器物整体呈褐色,因石化而通体光滑晶莹。

笛身有七孔,可以演奏出近似七声音阶的乐曲,由于骨管粗细不一易产生音差,故在七孔旁开小孔加以校正。骨笛在出土时断为三节,每一断裂处均有多个缀合孔,说明它折损后曾被精心修复,可见主人十分珍爱。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管乐器,贾湖骨笛的发现,改写了中国音乐起源的时间和历史。

悠远的笛声穿越而来,诉说着先民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向往。让我们在现代旋律和骨笛的美妙结合中,与古人一同享受劳作后的喜悦和丰收的狂欢吧。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