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黄釉小杯鉴赏

黄釉是汉族传统的陶瓷装饰艺术。最早出现于唐代,当时安徽淮南寿州窑、河南密县窑等都烧黄釉。但正色黄釉,还是宋代汝窑的高温黄釉——茶叶末釉。明代的黄釉有新的发展,洪武时的老僧衣即茶叶末的衍化;始于宣德的浇黄,更是明代杰出的黄釉;嘉靖以后,又有鱼子黄、鸡油黄等。入清后有康熙的淡黄,以及其后的菜尾、鼻烟、金酱等。

 

 

传统黄釉有两种:

一,以三价铁离子着色的石灰釉,属高温釉;

二,以黄釉瓷器含铁的天然矿物为着色剂,但基础釉是铅釉,属低温黄釉。明、清黄釉都是以铁为着色剂的铁黄,用氧化焰低温烧成,色黄润光滑,釉面晶莹透澈。

 

黄釉器制作方法有二:

一是烧成的白瓷釉面上涂以含铁色料,再低温烧成;

二是在素烧过的涩胎上直接施黄釉,但釉色不及前者洁润。

 

此黄釉小杯,口径约7.5cm;高约3.7cm,撇口,口以下渐收,浅腹,圈足,胎质洁白细腻,圈足内青花落款“大明成化年制”,内壁无纹,外壁浅浮雕白菜,通体施黄釉,呈哈蜊光,小巧精致,保存完整,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