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不想长大”的日本当红艺术家奈良美智――语拙

        在日本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家非常多,但是能像奈良美智那样一辈子只钟情描绘儿童形象的却很少。这可能和日本大众流行文化息息相关,像村上隆、草间弥生这样的艺术家虽然没有专门画儿童的习惯,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作品中永远带有“卡哇伊”式的审美情趣。尤其在奈良美智的笔下基本上围绕“卡哇伊”这一主题展开绘画。似乎作品中如果看不到可爱之类的形象就会很难受似的。

        奈良美智(1959年12月5日-),出生于日本弘前市青森县,双亲结婚的那一天刚好是他生日。父亲是上班族,母亲是全职太太,奈良美智在家中排行老三,出生时大哥已经九岁,二哥已经八岁。
         他的童年经常自己一人度过——无聊时就望着天空发呆,高兴时就找猫狗对话,不开心时就向树木倾诉。中学时代喜欢摇滚乐,还曾做过乐手。高中毕业后先在武藏野美术大学就读,然后中途缀学进入爱知县立艺术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随后前往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深造,从1988年到1999年之间一直在科伦从事绘画研究。2000年左右选择回到日本开始大量的展览活动。几年后名声鹊起,被认为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流行插画艺术家,其作品包括漫画及动画,曾多次在欧美以及日本本土美术馆举办展览。

         作品喜欢以卡通的方式进行呈现,形象上通常都是由大头、大眼、圆融的脸庞构成,衣服上看不到任何褶子,五官手足永远都不讲究结构和比例,统统都由穿绵羊装的儿童取代。

         他笔下的儿童眼神里多数都会呈现出一种不服输、不安分、不友好、不予理睬的调性。画面中的背景大多都是一抹单调的白色。他无论画什么样的形象永远都是一副孤寂、落寞的表情,其中不乏冷漠式的可爱,作品在绘制手法上受日本动漫影响很大。
 
         日本著名女作家吉本芭娜娜经常与奈良美智合作,而且也收藏了一些他的作品,并声称很多著作的灵感源自于奈良美智的画作。而且奈良美智也认为他创作的灵感也得益于吉本芭的著作。她认为奈良美智的绘画主要针对“沉痛”、“孤独”以及“冰冷世界”的切身体会所做出的个人化注解,但内心又是温和、无奈、自我沉沦式的褒贬。“我宁可在这冰冷的世界中成长,也不愿意接受糖果甜美般的悲凉。”面对吉本芭书中的原话,奈良美智几乎像个小孩一样躲在自己内心深处的角落里久久不能释怀。
        
         就像在他巡回画展上有一个纪录片的镜头——里面有一位小女孩对着奈良美智稚嫩地诉说:“悲伤凄凉的时候就想大声呼喊你的名字!”小女孩脱口而出的潜台词也许命中的就是整个日本一代人的心声。作为一个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度,独孤感和生存危机永远都是日本民众的必修课,奈良美智的作品之所以在日本走俏,正是源自于他那敏感的神经末梢准确无误地捕捉到了大众内心深处的荒芜。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在他的著作里也曾提到—“你要做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在文字的画面中同样会呈现出一个孩童般的形象,原因都是出自于对生存危机不折不扣的焦虑。语言上看似委婉温和,实则内心深处早已翻江倒海!卡通绘画之所以在日本走俏,这和民众希望生活中不要肩负太多的心理压力有很大的关系。

         奈良美智的绘画无一例外地切中了这一要害(自恋、率真、敏感、迷茫、极端、欢喜、享受轻松简单的生活)。卡通绘画所带来的愉悦感是日本这个民族好几代人的共同诉求,不像中国每过十年二十年就会出现文化上的断层,因此会有几零后之类的划分法,这个划分人群的方法在日本根本就行不通。他们的文化不存在断代之说,但是世世代代都在研习沉重的危机感文化。所以在他们的文化产品当中随处都能看到拒绝成长的审美趋向。

         奈良美智虽然也说过“我的作品是给和我一样的人看的”。但是他作品走俏甚至供不应求的结果不就刚好印证了不愿意长大这一事实么!要知道他是二战后看着日本漫画成长起来的一代艺术家,提笔落纸就是小女孩、小动物之类的卡通形象,色彩动不动就是糖果、甜品一类的小清晰口味。

         他的年龄已经年过6旬,已经步入老年了,但是笔下的色彩和形象永远都要定格在一个未成年人的身上。这要在中国基本上不太可能出现的事情,但在日本就成了普遍便必然性的事实。就如同日本8旬以上的老年人手持单机游戏过三关斩六将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在中国年过6旬愿意使用电脑都会是一大心理挑战,更不要说去打电玩!这向来就不是人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文化上是否存在断层的问题。

         成人后的奈良美智总是强调自己一直在挖一条通往童年的隧道,对现实有逃避倾向,“想要回到最舒服最熟悉的地方”。这样的事情同样在中国更是难以实现的,到处都在大兴土木,那里还能留下童年时候的记忆。

         奈良美智在日本的每次个展,都会在美术馆展厅里找一处合适的地方盖座他喜欢的小房子,然后放进他熟悉的东西如:画笔、颜料、听过的摇滚CD、电玩以及朋友来信等等。

         他画笔下的形象可以追溯到早年间在香港街市上遇到过的一个大眼睛、宽额头的小姑娘。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小姑娘脸上的稚气时而邪恶、时而放浪的形象深深刻在了他在脑海中。于是,他回到日本把那个小姑娘通过记忆画了下来。

         尤其在将近10年的德国求学生涯中,沉默寡言的奈良美智与老师只打过四个照面。也许,房间才是他修炼自我最好的去处。他长时间将自己关起来,足不出户地画他印象中见过的那个小姑娘。只要开画,通宵达旦是常事。

         通常情况,小孩子都是天真烂漫的形象,而奈良美智锻造出来的孩童形象能将邪恶与孤傲施展到歇斯底里的程度。有时候为了达到他理想中的要求,他将小孩子的头部成倍数的放大、变形甚至到一种十分夸装的地步。

         像《背后藏刀》这幅画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至少又放大了一倍,画面中小女孩悲观厌世的情绪以及面带凶光的眼神都在背后的那只无形的手中潜藏着,暗示着。后来这幅画在香港苏富比夜场上以1.96亿港币成交。

         功成名就的奈良美智生活上并没有做出多少改变。工作室还是在乡下一个叫枥木的偏远山村里,他从不雇佣团队为他工作,永远都是一个人在单干。
         视钱如命的“超扁平”艺术家村上隆常常用艳羡的口吻和他开玩笑:“你成本控制得很好哦!”后来他在美术馆里布置小房子的时候,如果只是他一个人工作的话恐怕累死也做不好,所以他也渐渐学会融入多人协作的团队当中
     
         近年来奈良美智的作品几乎到了一画难求的地步,可是他依然我行我素不慌不忙地画他的小女孩!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 加薇13718811023

      太厉害了,收藏当代字画天下第一家,联系电微13718811023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