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所谓创作的“创”就是尽量做前人未做过的事,画前人未画过的。创作上每笔每墨无不要体现古人用笔用墨的精髓,正所谓是“以己之特殊感悟古人之特殊,以己之创造感受古人之创造”。这可以充分体现审美认识的个性化。尽力不以古今中外任何人的创造代替自己的创造,真正做到不与人同。不要简单地“印证传统”。比如,在大自然中往往看到某处与古代大师的画极其神似,稍不留神就会套用古人的表现形式,这是古人本身在创作中很好地体现了自我与自然结合的结果。那我们用什么样的自我来与自然结合,自然就会产生怎样的自我审美的作品。一定要以我为本,开启智慧,提升创造能力。
在创作的过程中,必须基于厚实的临摹与写生的基本功之上,没有滴水穿石的传统和写生基本功。再好的创意也得不到高层次、高品位、高标准的艺术表现方法。
题材上尽量选择自己最有缘分的人、事、天、地。即选择自己最喜欢、最亲密、最接近、最有条件深入其中的题材;选择自己确认最有感情、最有感触、最具特色的东西。创作形式不拘一格,创作工具得心应手。使物质能量自由发挥到最大的限度。
画应追求自然,自然是大自然中最本质的规律,惟其自然才能够博大。自然就是自然中最重要的规律。
画要大气,注意精神境界大,山水画更为突出其大,大彻、大悟、大仁、大智、大真、大实、大虚、大喜、大悲、大动、大静、大拙、大朴、大统一、大和谐。画面要让人看出作者的信息量,这个量就是“大”,即画家的修养信息量、表达内容的信息量、技法运用让人想象空间的信息量等等都是说明一个“大”字。
石涛参悟很深。“误笔”“误墨”是顺其自然,天机流露,不拘小节,似是而非,似非而是,是错觉中求得丰富,多变的美的享受,“错”即是“不错”了,“误笔误墨”成了“梦笔生花”了。
创作中,要敢于坚持自己的真知灼见,敢于独来独往,不要在一个浪潮过后凑上去“赶海”拾贝,浪潮永不止息,“贝壳”也永远拾不完。战略上要有远大的和崇高的审美理想,要使自己的艺术成就成为时代的海涛。
山水画创作的审美意识的高下,最终取决于精神境界的高低。画山水应力图使自己的作品精神内涵更博大、更深沉。在实践中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精神体味,而且要甘苦自知。
审美精神放首位,经常提醒自己注意学习古代文明中的崇高精神。注重我与物的精神感应。总言之,物我通达贵在精神感应。
自我审美意识将更为高尚。
胡明德
2010.1
作者:胡明德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