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作品《榆楸》登上《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管主办

《榆楸》创作谈

高海平

一.来源

   我随采风团途径延川至延长段的山顶上发现有一颗硕大的榆树被采风团吸引,刘院长在头车,停车下来采集素材,我及诸位画家乘后车也随之下来看看,果然有奇思妙想的树屹立在我的眼前,赶紧掏出速写本来记录、观察。刘文西院长说:“我停车下来采风写生是有‘名堂’的,看这棵树多美,这个就是‘密体’,从上至下长得这么圆满。”

   二.思考

   我回到西安的画室,下定决心将该榆树画下来。又不能照搬原物,如果照搬原物就不如照片,也违背了绘画的意志。我从小生活在陕北农村,对此相对熟悉,我家羊圈旁边就长着一颗大榆树,每年春季开满了“榆楸”花,这个花是可以直接吃的。因此试图改变将榆树与“榆楸”花相结合,创作出另外一种不同的艺术语言。硕大的榆树足够有百年的树龄,榆树生长慢,枝干结实,韧性强,它的生长在寒冷低温的环境中毅力生长,通过树根还能繁衍另外的小树,起到了繁衍作用,周围生长出无数的小榆树,可谓“生生不息”。从另外一个角度品读改作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就是卫星图的影像之感,我们从飞机上俯瞰陕北,俯瞰地球的大好河山就是这个摸样。联想到“云上面都是太阳”,艺术作品不要为某一个条件所限制,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艺术作品方可有生命力。

注:榆楸,也称“榆钱”,即榆树开的花,一般在春夏之际盛开,不结果,榆楸花呈黄色,能食用。

三.制作

我选择了4850px×4500px的宣纸,26个平方尺。经过起稿、绘制、上色、修改等环节制作程序,画面有厚重之感,气势总体还是有气势的。叶子、花主要以“圆圈”符号出现,大小不一,相互穿插,构成了前后左右有空间感的图像语言,以自己的感想发挥其中的旨意;树干主要以大红、赭石为主,花、叶子主要以鹅黄、藤黄、花青为主,经过点染的方法要有虚实感又要有厚重感,给读者有深层的语言可读。


作者:高海平美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