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阅读,文字
1
近来很少发作品了,原因可能是阅读所致。无论是陈丹青,高晓松,还是朱大可,木心,我都是看他们的文字。他们原本都是干别的的,但一概以文字来表达,更好。可见我们的大文化,最狠的,大家也最认账的,是文学。就是靠最古老的文字生出来的修辞学。
2
音乐语言,绘画语言,还有其他等等,似乎于我们的众生,是远水不解近渴。可见我国族,离真正丰富的艺术语言,真的很遥远。做音乐的,难生存,做绘画的,也很难形成市场,那些甚嚣尘上的,又多是瞎炒作的东西。不炒作吧,好东西也不为人知,没人买账。
3
每当有人办画展,我总是悲悯。一阵风过,留下什么呢?会有多少人真的进入你的画境?
高晓松把歌词印出来给人看,作为文字,作为诗来读,诸多不畅,短处本来是用音乐来补的,作为文字内容来读,真不算好诗。这是文字语言代与音乐语言的差别。同样,这次的木心文集里的诗歌,我也不很喜欢,他跑到美国去,固然有世界眼光。但诗歌也没有接受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诗潮的影响,读来不过瘾。
4
又在期待朱大可的《神话》了,昨日下了订单。这部大作,以新的角度重新诠释世界上各种文明的史前神话,是朱先生的二十多年力作。最近了解到,原本朱先生是个弹钢琴的。可见跨界是多么狠的事情。你要是不跨界,根本不好意思说你有学问。
我喜欢朱语言。
5
文字可能是我们的最根本的东西,如果文字语言不能首先走出新路,别的就很难说了。
作者:laoxu1688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