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似与不似,李泽厚《美学四讲》读书笔记-美不只是学说,载不动许多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1/424ec09f20a44ffc8d069846df083190.jpg

似与不似,草书、朱文印

.

古今中外各种哲学与美学思想学说中对美、对世界的研究与结论,有助于我们了解掌握美与世界,但也仅止于有所帮助,绝不能替代美与世界本身。面对卷轶浩繁的思想学说体系,膜拜与信奉都不是对待知识的正确态度,那是宗教迷信的错误行为。

不同的思想学说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着同一个事物:美,我们应该做的是在这些学说基础的帮助下更进一步地了解认识美,而不是将这个或那个学说拿来替代了美的存在,用解释和注解维护学说的正确性。

人类文化思想是一个集合历代众人不断推进发展的浩大工程,任何个人的研究进步,都是这个巨大工程建筑的砖瓦碎石,努力为之添砖加瓦,而不是对着其中一块石头顶礼膜拜。对知识的最大的维护,是让其不断发展壮大,而不是裹成一具干瘪空洞的木乃伊。


.

.

.

不同的学说体系中,美有不同的用处,这其实是美的多种多样性的表现,只是限于认知的深入程度各不相同,理解各有不同罢了。你摸耳朵、我摸肚子、他摸大腿争执不下,没有必要选择一方加入进去助威呐喊。从表象与变化差异之间,发现更深刻更全面的真实,才是应该去做的工作。面对巨人,是努力站在他的肩膀上伸手向更高处,还是匍匐在他的脚下成为一粒尘埃?

美以载道,美以自娱,美以赚钱都是合理的事实存在,但这些都只是美的不同运用与表象。切菜的是菜刀,剔骨的叫做剔骨刀,虽然刀与菜和骨头有所联系,却无关其根本与本质。当然,我们认知刀的本质,也不是要去否认切菜剔骨的运用。

知识是力量,也会成为负担与囚笼。特别是过往的经历、历史、传统、禁忌,彼时那处不可或缺,今时这里也许就成了不合时宜的东西。夫子六十始知从心所欲不逾矩,百无禁忌而能合乎大道,不是因为技巧的熟练,而是对更深层次规律的掌握,可以舍弃对繁冗而无用规则的战战兢兢。

.

.

.

越是普遍而又多变的事物,越是有着更简单的本质与结构。因为越是复杂的结构,越难以普遍地存在;越是简单的结构,越是能够孳生出更复杂的变化。寻找复杂世界下面的简单本质规律,正是哲学与科学研究的最高追求。

美和艺术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类实践或事物,虽然千变万化,终究不离其本。数千年的人类研究留下各种各样的美学学说,可以借鉴学习,但在真实的美的本质面前,都是浮云过客,不值得拘泥纠结。

得意可忘形,合道能舍身。我们要了解掌握的是美本身,而不是了解过程中的草稿纸、工具书、错误与小欣喜。

.

.

.

.

《武陵春·春晚》

宋·李清照

.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

.

欢迎关注公众号:中流治印,获得免费印章设计。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