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目前正在以专题性的文献收集和整理,进行《中国当代艺术编年史》系列书籍的编撰工作。《中国当代艺术编年史》系列按照时间顺序,系统梳理当代艺术发展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及相关的艺术事件,力图详实准确地记录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和演变。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包括《中国当代艺术编年史:抽象艺术卷》《中国当代艺术编年史:实验水墨卷》《中国当代艺术编年史:影像艺术卷》《中国当代艺术编年史(地方志):大连卷》《中国当代艺术编年史(地方志):宋庄艺术区卷》《中国当代艺术编年史(地方志):苏州卷》。其中,《中国当代艺术编年史:抽象艺术卷》及《中国当代艺术编年史(地方志):大连卷》已进入排版、设计阶段,年内将出版印刷。
《中国当代艺术编年史:实验水墨卷》主要从中国实验水墨艺术发展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相关的展览活动等几个方面理清其发展脉络。中国实验水墨是85现代美术思潮时期兴起,并将延续、发展下去的一种文化现象和艺术实践活动。中国实验水墨作为一种图式符号的创造性表达,以开放的图式包括水墨材料为主要媒材的变形形象、符号化的图式、表现性水墨、材料拼贴;除了图式,也包括观念性水墨装置、行为及影像艺术。实验水墨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它立足于本土文化传统又受到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冲击,丰富了水墨的表现力,拓展了传统并构建了开放的语境,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鉴于此,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对中国实验水墨艺术的整理与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价值。
《中国当代艺术编年史:实验水墨卷》按照编年史的体例对与中国“实验水墨”相关的重要展览、活动及出版物等事记进行基础文献的梳理和研究。具体工作包括:⑴ 征集中国实验水墨相关机构及个人的基础文献;⑵ 整理、出版《中国当代艺术编年史:实验水墨卷》;⑶举办专题研究展“中国实验水墨文献资料展”(暂定名)及相关学术活动。
鉴于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关机构做过类似工作,所以本次项目具有相当的创新性,是国内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针对中国实验水墨艺术文献资料进行的整理研究工作。因此,相应的参考资料比较缺乏,为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失误,避免遗漏掉重要的基础文献和代表性人物及事件,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在此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中国实验水墨的基础文献和相关线索。相关文献经过整理编辑之后,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将会公开出版《中国当代艺术编年史:实验水墨卷》,举办专题研究展“中国实验水墨文献资料展”,将以文字、图片和实物的形式进行展出。同时,还将积极推进展览在国内外的巡展工作。
为了不遗漏下重要的“你”,避免艺术史写作因为“你”的缺失而不完整,请尽快与我们联系!
征集内容
1. 与中国实验水墨艺术发展相关的出版物,包括期刊、书籍、画册等。
2. 与中国实验水墨艺术发展相关的展览资料,包括展览海报、展览信息、参展艺术家名单以及参展作品信息等。
3. 与中国实验水墨艺术发展相关的活动资料,包括相关学术研讨会资料,以及相关的学术讨论等。
4. 代表性的中国实验水墨艺术家、批评家的相关作品信息及个人文献资料。
5. 与中国实验水墨艺术发展相关的基础文献,包括信件、手稿、照片等。
6. 与中国实验水墨艺术发展相关的批评文章、专著、论文等。
7. 相关展览活动、创作过程、访谈、媒体报道的影像资料。
征集方式
一、实物文献
中国实验水墨相关艺术类资料书籍,艺术家个人作品集、展览画册、媒体杂志、报纸、手稿、海报、摄影图片、录像带、DVD、CD光盘、学术性往来信件等(提供原件,部分珍贵文献可提供高清彩色复印件,DVD、CD光盘本馆可以复制一份)。
二、电子文献
㈠ 艺术机构
1. 基本信息
2. 展览
注:请尽量提供详细的展览文字信息以方便我们的文献编辑工作,内容包括:起止时间、展览名称、参展艺术家、参展作品、策展人、学术主持、研讨会主题、展览简介等。
3. 学术活动
4. 出版物
① 馆刊
② 展览画册
③ 其他出版物
5. 其他信息
㈡ 艺术家/批评家
1. 个人简介、肖像
2. 展览经历(场景图片、海报、文字)
注:请尽量提供详细的展览文字信息以方便我们的文献编辑工作,内容参照“艺术机构”部分。
3. 代表作品(包含作品信息)
图片信息说明:
作品图片标题请按顺序标注:姓名,作品名称,作品类别,材料工艺,尺寸,年代
例如:伍佑仁,作品十号,油画,亚麻布、油彩,100×100cm,2018年5月
4. 艺术项目
5. 学术文献
① 批评文章
② 出版或发表
③ 手稿
④ 书稿
⑤ 往来信件
6. 工作及生活文献资料
7. 相关附属文献
① 其他往来信件
② 自撰文章、日记、随笔感想
③ 证书
注:捐赠实物文献请提前与我们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再邮寄至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电子文献请发送至指定邮箱。联系方式见后文。
征集时间
文献征集截止日期:即日起至2022年7月31日
联系方式
移动电话:15701542502
座机电话:010-89575180转800(文献部)
联系人:张晓敏
实物文献邮寄地址:(邮寄请备注“中国实验水墨艺术文献征集”)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宋庄艺术区美术馆路,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张晓敏(收),15701542502
电子文献接收邮箱:art@scaacn.com,请在邮件主题注明“中国实验水墨文献征集”,并在邮件内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
项目背景介绍:
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Songzhuang Contemporary Art Archive)坐落于“中国·宋庄”艺术区,是由宋庄艺术促进会名誉会长胡介报先生创办的非营利、公益性艺术机构,由胡介报先生出任馆长,著名艺术评论家、策展人吴鸿出任执行馆长。
中国当代艺术历经四十年的发展,迄今为止大量的文献资料并未得到完整系统的收集、整理、保存和研究。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依托宋庄艺术区的资源优势,立足本土,关注国内、国际交流,以中国当代艺术文献的收集整理、保管陈列、研究出版和展览展示作为办馆方向,结合历史与社会的语境去考察和审视相关艺术家、艺术流派和艺术事件。文献馆运用多种方式渠道长期征集中国当代艺术的各类文献资料,收藏并对入藏文献实施永久性专业化保存管理。馆藏文献资料将为专业研究人员和大众提供不同层面的文献数据检索和资料查询服务,同时为研究和书写中国当代艺术史提供基础平台。
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目前正在进行的文献征集和研究工作主要分为四类方向:
一、依托于宋庄面向国内外艺术家个体和艺术机构的基础文献收集:如曾作为主场馆举办第九届至第十二届“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走过圆明园——圆明园画家村文献展”、“中国·宋庄——宋庄艺术群落文献展”、“小宋庄——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工作方式”等活动与展览,并曾为沈敬东、马野、张鹏野、刘水洋、金佶煦、杭法基、李广明、杨志超等国内外艺术家举办个人艺术文献展。
二、立足中国本土,面向国际的当代艺术文献征集:与驻华韩国文化院签署“中韩文化交流事业合作协议”,在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建立“韩国当代艺术研究中心”,是目前唯一一家在韩国本土以外的地区从事韩国当代艺术文献收集、研究工作的专业艺术机构。同时,与日本、德国、捷克、美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建立了基础文献工作联系。
三、以艺术史为线索开展专题性的文献收集和整理: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包括《中国当代艺术编年史:抽象艺术卷》《中国当代艺术编年史:实验水墨卷》《中国当代艺术编年史:影像艺术卷》《中国当代艺术编年史(地方志):宋庄艺术区卷》。如已开展的对中国抽象艺术的文献收集与整理,已征集到国内近二百位当代抽象艺术家及批评家、理论家的文献,馆内文献部也已完成《中国当代艺术编年史:抽象艺术卷》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国当代艺术编年史:抽象艺术卷》的初稿。
四、选择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地域进行地域性当代艺术的专题研究: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背景下,结合该地区特定的历史文脉和地域特征,系统、整体的梳理地域性当代艺术的线索。对具有清晰的当代艺术脉络,有主要参与者,创作活动较丰富,有稳定的团体、展览、民间组织和出版物,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内较有代表性的地域进行当代艺术的专题研究。如已开展的对大连、苏州两个地域的文献收集与整理,馆内文献部也已完成《中国当代艺术编年史(地方志):大连卷》的终稿。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