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二重雕塑

二重雕塑-一由创作带来的思考


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尼采)

艺术给我们插上翅膀,把我们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契诃夫)
        二重雕塑(英文Double Sculpture)
‌     雕塑是艺术表达的一个重要形式,特别是占有体积空间的这些雕塑,具有更进一步的研究意义。
    
‌    刚学雕塑时看到一些人体石膏像或玻璃钢铸铜等其他材质的一些造型,有一个现象不理解,就是雕像内部空间,这么重要的地方竟然是空的,总有一种“华而不实”的印象。譬如一个容器,正常容器内部空间所盛的东西才是价值所在……雕塑则不然。由此意识到外在呈现固然重要,而内部似乎缺少点什么。
‌    通过一系列的创作实践,这部分具有体积、内部空间完全可以是一件独立的艺术作品,可以作为一次单独创作的结果,也就是说它的内部空间作为第一次的创作,外部是第二次创作。那么这两个外表不同的作品的合体我称之谓二重雕塑。当然也可以是N重,统称二重雕塑。

‌    像舍利塔,不同的是舍利子是一个作品,塔是另一件作品。这两个完全独立存在,只是一个包裏着另一个。
‌     内外两个作品创作因感受不同而不同。
‌     “把精神做到形里(梁好)”,二重雕塑不单把精神做到形里,而且把形装到形里,把想法、把一个完整的作品装到形里。
‌    尚晓风老师告诫我:做对自己有意味的雕塑,而这种独特的呈现方式就是我要表达的。
‌    容器、汽车、互联网的设备……很重要,谁又能说容器里的水、汽车里的人、网上的信息不重要呢?相反我觉得里面是应该有所表达,而且价值同等重要。
‌    二重雕塑是两次创作的顺次合并,不是指作品的某一部分。有两次创作的经验。但不能仅看作两次或多次创作作品的简单叠加,更强调它所带来的两次不同感受不同的审美,强调一种神秘性,作品拥有者意愿的参与性。
‌    具有二次审美体验的雕塑。超越单一界限,最大努力地表达另一种体验的渴望。 
‌     
‌    在作品的表象上看一个是显现的,一个是蕴藏的(物理意义),外表是完全看不出有什么异于普通雕塑的地方,随着拥有者意愿、表层造型的剥离,另一次创作才得以呈现。
‌   判断一件作品是不是二重雕塑,看它是否具备显性创作和隐性创作两个完全独立的系统阶段。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除非作者告知,单从视觉无法获得,一旦打开才能得到验证。
‌    隐性创作部分更加自由,可以是私密的极个性的甚至是禁忌的,这为作者开了一扇通向更加广阔的创作之门。
‌    二重雕塑拥有多一层的神秘性,多一层的想象空间,多一分好奇,多一份艺术体验。作品也更加厚重。
‌    一件二重雕塑作品拥有者,某天突然打破了表象造型,看到里面一件新的作品……这是一个多么诱人的惊喜。
‌    里面的雕塑加上外面剥离的残片就是二重造型的最终结果。
‌    两种展示方式:一、与普通雕塑展示一样,附加声明“二重雕塑”。二、剥离一重之后的造型、一重的碎片和一重的三维影像。
‌          陈居上写于南阳                       
‌                 2021.11.1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