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编者按:11月25至12月5日,杨刚中国美术馆展览期间将放映两个视频材料,一是杨刚生前创作了了大量的微电影,我们请朋友略做汇总,与其美术作品一同展示;二是请朋友做了杨刚艺术人生的视频介绍,其中收录了不同时期杨刚的朋友们录制短视频。这篇文章就是德国久久画廊的主理人Peter Faeth 先生录制视频的文案,原文为英文,杨肖翻译成了中文。现在刊出,纪念Peter和杨刚的友谊。
我和杨刚第一次见面,应该是在2001年春天,当时是在他和东泽的联展上,地点是在李小可创办的北京可创艺苑。
杨刚的画,从我看到的第一眼起,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位不同寻常的杰出艺术家。当时我就暗想,总有一天,在我2000年创立于德国的久久画廊(Galerie 99),要为杨刚举办展览。
从2002年到2019年,杨刚与我合作在德国总共参加了19个展览!其中包括6次个展,3次联展和10次群展。在与我合作过的中国艺术家里,没有其他任何一位曾与我有过如此频繁的合作。
我从第一眼就痴迷于杨刚的艺术,因为他的艺术并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画。他的艺术就是他的生存方式,就是他与人交流的方式,如此真实而纯粹。他以毫不迟疑、毫无掩饰的方式,将他的灵魂透过他的画作呈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眼前。
杨刚的画并没有一种固定的风格。但在他多变的风格中,一以贯之的是一种强烈的绘画冲动。每一次旅行途中,他都会把无数的速写本画满,即使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体育比赛,他也总是一边看着屏幕,一边不停用钢笔或毛笔画速写。有时候,仅仅观看他的几条线,就能令人神游许久、深深感动。
每次我到北京拜访杨刚都倍感荣幸,他总是毫无保留地将所有新作展现在我的眼前。
在德国,杨刚的作品已经被很多欣赏中国艺术的朋友收藏。他的绘画语言是普世共通的,因为他的艺术是发自内心的创作。所以,要理解和欣赏杨刚的画,我们只需用我们的心灵去观看。
通过他的艺术,杨刚将得以永生。我祝愿这次展览圆满成功。非常遗憾,此刻我无法前往北京,无法参加我的朋友杨刚的这次展览。在此,我向所有参加展览的朋友们问好。
Peter Faeth 2021年11月于德国爱莎芬堡
附杨刚笔下的皮特及其家人:
皮特在工作,2004年,速写
杨刚所画的皮特,水墨
杨刚所画的皮特,水墨
杨刚所画皮特的爱人史红雁女士
杨刚所画皮特的爱人史红雁女士,速写
杨刚所画皮特的儿子久久
杨刚所画皮特的母亲
皮特所收藏的部分杨刚作品
杨刚和Peter合影。下图为2012年,Peter陪同杨刚拜访德国的雕塑家。
来源:亦中亦西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