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知法而法——论中国画艺术

  曹芳(以下简称曹):在业界有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美术媒体的负责人大都是理论家,而您却是一位艺术家。对于您个人而言,您是怎样定位自己的呢?

  蒋(以下简称蒋):首先是画家。其实作为一个画家,对美术理论方面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美术理论研究与绘画实践是相互滋养的。中国古代没有专业的美术理论家,我们现在看到的古代美术理论绝大部分都是画家、鉴赏家、收藏家所总结出来的。古今美术理论成果都是广大艺术家在长期艺术实践、理论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经验文本,作为一个画家有必要注重这方面知识的学习积累。

  曹:您觉得当代理论家的观点对画家有实质性的参考价值吗?

  蒋:当然有很大的帮助。理论家是从宏观上对艺术源流进行梳理,在梳理的过程中自然会形成经验文本,从而领引、探究所处时代艺术创作发展的方向。这是很重要的学术贡献。当然,理论家和画家在某些认识上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比如在笔墨方面,很多画家认为有些理论家对笔墨层面的体悟;笔墨语言叙述的理解和笔墨所呈现出的精神内涵的解读稍显单薄或片面,因为中国画艺术的笔墨应用是很复杂的技术实践,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材质,以至艺术家心境、情绪都会使之产生不同变化。没有多年的艺术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是无法体悟的。

  曹:说到笔墨的应用,更多的是技法的积累和应用,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升华到另一个层面。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能去谈中国画的意境。有了这种深厚的积淀作品就不能用“偶得”来说了。

  蒋:笔墨是中国画创作的基础元素之一,笔墨又是塑造画面形象的重要手段,古人云:“形具而神生;形者,神之宅也。”其实笔墨承载着艺术家精神世界许多文化信息。现在很多画作仅仅在状物。比如画牡丹,有的画家画一百朵花都是一样,他描绘的是花、是物,就像木匠、铁匠一样,用不同材质打造牡丹,但没有赋予作品的内涵、情绪和精神。所以说,仅仅是画匠,不应是画家。唐代张彦远早有这么一段精彩论断:“今之画人,粗善写貌,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具其彩色,则失其笔法,岂曰画也?”真正的艺术家,首先是思想家,然后才是艺术家。艺术家是创造人类精神文明,不是在打造一个物件儿。

  曹:也就是说,画家不仅能够自由的驾驭笔墨,同时,还要有人文精神的关怀。

  蒋:对,精神是通过修养的积淀而生发出来的,精神通过笔墨传递乃气韵生成。明代顾凝远这样论之:“气韵或在境中,亦或在境外,取之于四时寒暑晴雨晦明,非徒积墨也。”绘画作品是理性思辩的产物。有的作品画面很平淡,但在平淡中见精神、富内涵;有的作品画面很丰富,形象造型也很好,技法也很到位,但总觉得索然无味,没有感觉,很空,没有精神,没有内涵,仅仅把物象描摹出来。

  曹:刚才您说到修养是透过笔墨生发在画面中,修养指的是哪几个方面的能力?

  蒋:主要修养分两种,一种是笔墨的修养,也就是技法的驾驭能力;一种是个人的文化修养,个人修养是行为、气质、品德渗透在笔墨中呈现出来的。这是两种不同的修养,是作为一个画家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修养。当然,真正的艺术家是需要多元文化修养滋养的。

  曹:那么又该如何去评判呢?

  蒋:在观赏品评不同作品时是有所侧重的。比如我们看丰子恺的作品,可能更多的看笔墨以外的东西,解读他作品的内在寓意、教化意义;观赏黄宾虹的作品更多是笔墨美感和笔墨内涵的种种思考;元人杨维祯曾论画:“论画之高下者,有传形,有传神。”因此,品评一幅作品的高低优劣,既要有笔墨层面的分析,又要有作品深层次的精神解读,这样的作品看起来才有深度、厚度。

  曹:艺术家个人修养和作品意境的营造是怎样融合到一起的?作为一个观赏者又如何解读呢?

  蒋:其实这些在作品中都会自然呈现出来。作品所呈现出来的艺术修养、精神内涵、气韵意境,观者很容易产生共鸣,艺术作品是精神产品,不同的观者从作品中所得到的东西也是不同的。故北宋欧阳修曾云:“萧条澹泊,此难画之意,画者得之,览者未必识之也。故飞走迟速,意近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清代恽南田亦云:“所谓士气逸品,不入俗目,唯识者,乃能赏之。”

  曹:具体创作一幅作品的时候,不同的画家对同一题材作品的经营总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要这样画,而不那样画?这其中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呢?

  蒋:这是不同的画家对艺术叙述的方式不同而已。好的作品是会感动人的,比如文学家鲁迅,剧作家莎士比亚等,画家莫奈、李迪、倪瓒、朱耷等。他们感动人的是作品的精神。不仅仅是笔墨文字本身。因为每个人对描绘的对象理解不一样,笔墨语言叙述的方式也不一样。假如你没有看过宋元以前的作品,或者八大、吴昌硕、黄宾虹等大师的画,那你将会怎样画呢?不一定学他们那么画吗?并非你也那样用笔才是对的吗?这是一个很耐人思考的问题。我觉得不管你用什么样笔墨技法,只要符合毛笔应用的审美规律,只要能表现出所要叙述的故事,或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都是可以。笔墨无定法,关键是你如何知法而法。石涛曾言:“我学古人,古人学谁?早生三百年,古人学我!”

  曹:知法的关键是我们怎样去解读传统,用法的关键是我们怎样去弘扬传统?

  蒋:首先要充分了解笔墨传统,了解前人的笔墨应用法则、笔墨的优劣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应用笔墨,才能懂得如何去继承优秀传统,才谈得上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清代张庚论画优劣:“气韵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有发于意者,有发于无意者。发于无意者为上,发于意者次之,发于笔者又次之,发于墨者下矣。”如果不了解笔墨优劣,也许弘扬的是传统最糟糕的部分。我觉得传统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是不断发展的。笔墨也是这样,笔墨也是不断发展的。

  曹:就作品而言,如何区分“雅”与“俗”?

  蒋:艺术作品是精神产品,作品往往透着作者的气息、情绪和精神,画如其人吧!八大出身没落贵族,但他的气质仍然是贵族的,作品气质也高贵、孤傲、清高,自然流露出来,不管你看懂看不懂,都会自然地在画面上呈现出来。齐白石就不一样了,他是来自最基层的百姓,因他的作品气息是乡土的、民间的,大俗大雅,百姓都很熟悉,因此也喜欢它。

  曹:王国维说,意境,有有我之境和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您是站在个人的角度去看待一切还是融入自然地去看待一切?

  蒋:这让我想起《庄子•秋水》中的一段话:“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条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只是各自立场不同、所处层面不同罢了。就像花瓶里插着灿烂的花,绚丽之极,给人带来美,那么你怎么知道它是欢喜的或悲伤的呢?艺术作品重要的是要表现出自然之气息,万物之精神。

  曹:一个人的作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画家心态的反映。就您创作的《旭渡秋境》系列来说,您的这种艺术语言又是来源于怎样的生活感触呢?

  蒋:历代有许多画家都喜欢画荷花,但叙述方式与角度不同。大都歌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映日荷花别样红”。而我比较喜欢秋荷,喜欢秋天荷塘萧瑟、荒寒、空寂的感觉,也喜欢秋天荷塘的丰硕,更加喜欢秋荷的品质。我们从荷花的生长过程可以看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时候的神采飞扬;少年得意、花苞初淀时候的光艳照人;春风得意,待到花瓣谢尽莲蓬丰硕的时候,它反而低头谦恭、频频弯腰、款款相迎;当秋华退尽秋风瑟瑟,已摘去丰硕莲蓬的枯荷,枯梗孤单地在风中摇曳着,单薄的残叶随意无意地飘零,枯干的荷塘一片萧败,狼藉不堪,不见往日的繁华与神采。在一阵阵凄冷的秋风中,横七竖八的荷梗相互丛拥着,虽然有些扭曲变形,仍然倔强地挺立着,呈现出不卑不亢的感觉,就像多难的人生。我喜欢秋荷这种精神。

  曹:在这个过程中您觉得什么比较重要?

  蒋:精神。作画也好,做人也好,最重要的是一种精神。

  曹:您所指的这种精神和您所要到达的这个点是一致的吗?

  蒋:应该是一致的,虽然到达的高度与结果可能不一样,但追求的过程是愉悦的,这已足矣了。

  曹:不同的时代都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人物,您如何看待当代画家的艺术成就?

  蒋:当代有着许多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创造了时代的辉煌。当然也有一些是靠商业炒作的,但这些不会有生命力的。黄宾虹先生的艺术在50年前并不被时人所重视,但他的艺术成就代表着那个时代,奠定了历史地位。因此说,历史的选择是以作品为评判物的,很公平、很苛刻的。所以说当代艺术地位并不一定是代表着历史地位,比如有些当代作品可能具有时代的印迹,但不一定具有永久的艺术价值。

  曹:有人说这个时代不会出大师,而这个时代又需要大师。为什么当代就出不了大师呢?

  蒋:我认为每个时代都会出现大师。“大师”的称号是后人对前辈艺术成就的评价。

  曹:“诗、书、画、印”是文人画家在创作时的重要构成元素吗?

  蒋:是的,元以后比较普遍,特别是明清以来,诗、书、印成为中国画创作的标志。但我以为,“诗、书、印”可以成为文人画艺术的标志,不应该成为中国画艺术评判的唯一标准。我觉得,在文人画成为中国画艺术主流的一千多年来,特别是明清以后的中国绘画与绘画本体越走越远了,不纯粹了,这里有很多问题。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聊吧。

(此访谈稿2009年刊于《美术观点》杂志,稍有删减。)

作者:蒋嵒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