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别人画山水花鸟,他却钟情深海鱼类

  中国画的表现题材自古以来便被分为人物、山水和花鸟走兽三大类,即使花鸟画中有画鱼虾的,也是江河湖的鱼虾,从来没有画家专以海洋深处的鱼类为笔下之物。想来,画家们是否把奇妙的海底世界遗忘了?南京师范大学新传院教授张传斌便不走寻常路。他画海鱼20多年,成为独特的以海底世界为创作对象的画家,他的画丰富了中国画的类别,也可以说,他首创了水墨海底世界。

  从小爱鱼长大画鱼

  张传斌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南师大教授。他画的海鱼有生命感,画面生动,或飞或跃,或潜游,整张画灵气充盈。

  淡水湖中的鱼类,大家们画得太多。如潘天寿笔下的鳜鱼,形象夸张又形神兼备;赵少昂笔下的鲇鱼;虚谷画的金鱼,华岩画的刀鱼。张传斌谈到了画海鱼的必要性:“俗话说,世界有三山六水一分田,海底世界又有三万多种鱼,却鲜少有人表现。”

  绘画发展了一千多年,能找到这样一个独特的表现视角十分不易。这与张传斌对海洋的喜爱分不开。他幼时迷恋游泳,喜欢在水中游的感觉,后一直在家养热带鱼。他说,这可能是一种生命的情感,少时无法读懂,后来渐渐清晰。“海底世界其实是一种原始、神秘、和谐的高深境界。”他在南艺求学时开始创作海底世界中国画,画了20多年,对海鱼的迷恋越来越甚。

  有海的地方他都去

  “鱼兆吉祥”。记者发现,张传斌画海鱼,多取其吉祥之意。他从三万多种鱼中选出了一百多种有意义的鱼和造型优美、色彩丰富的鱼入画。如鮟鱇鱼、寿星鱼,预示安康、长寿;漂亮的鱼他也画,比如蝴蝶鱼、孔雀鱼,“漂亮的鱼就像漂亮的人物,让人欢喜”,“孔雀鱼有极其美丽的花尾巴,尾巴占全身的三分之二以上。”金龙鱼、招财鱼、金钱鱼等鱼也画,“金钱鱼全身金黄色,身上有铜钱般花纹,给人招财的好感。”

  张传斌说,那些海水中的游鱼,的确很可爱。他观察鱼的同时,又想到了世界上的许多事情。有时,他是在画鱼,可有时,却又分明在画人类社会。他笔下的鱼有情绪,有情趣,也有思想。“生就悠游态,苦乐何人知?”鱼喻人,鱼是这样,人亦是。

  为了捕捉这些思想,他屡次赴香港、北京、南京、海南岛、大连、青岛、新加坡等地的海洋博物馆及宠物市场收集资料,数次前往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泰国普吉岛、中国海南岛、青岛等地潜水,体验在水里观察物象的视觉感受。2009年2月28日,《美术报》整版介绍张传斌的“海底世界中国画”,得到美术界、收藏界的重视。

  美术教授变成海洋生物学家

  张传斌三句话不离鱼,由于经常观察学习鱼的脾性,他对海鱼的了解不输海洋生物学家。他给记者讲鱼的知识。鱼会发光、发电,有的鱼会射水,还有的能走路,狮子鱼有毒,我们平时吃的黄鱼会发声,每一种鱼都有它独特的故事。

  比如接吻鱼,它们相遇就接吻,大家都以为它们是爱情甜蜜,其实它们是在打架,牙齿勾在了一起没办法分开。朋友结婚,他便画了一幅接吻鱼送他们,寓意小夫妻即使偶尔打打闹闹也是甜蜜的。

  张传斌看中的就是鱼背后的故事。他画的一幅《生命》,每一个看过的人都喜欢。画中成千上万条黑色小鱼,排列成漩涡状,向着一个目标游去。这是小鱼生命的本性——爱抱团,遇到敌人时抱团,繁衍时抱团,即使鲨鱼把它们打散了吃掉,仍不失悲壮。张传斌把它们看成一种人类原始的团结精神,这种精神对鱼重要,对人亦是。

刊登《南京晨报》2012年11月18日

  南京晨报记者 孔芳芳

作者:孔芳芳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