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游子情深 民族义长

(一)收获时节

  十月,金色之秋,收获好季节。三秦大地,渭水两岸,黄河之滨,天高气爽,正是旅游的黄金时刻。异国朋友,海外游子林祥雄——我们的同胞兄弟,他来到这古都长安,观光探胜,寻亲访友,在这中华民族古老文化艺术长廊里欣赏着我们民族的瑰宝。今年十月正值第十一届亚运会闭幕后他余兴未尽,在省外事办与省文化厅邀请之下,他带着满身的倦容,但却精神奕奕地到古都完成他这次到神州的巡回展。

  在西安东大街钟楼东侧,陕西省美术家画廊,门口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原来这是旅居新加坡画家林祥雄先生的画展在西安开幕的时刻。展示近百幅作品,生气盎然,显示了画家的生气、活力和劳动的收藏。是的,一个飘泊海外卅多年的画家,用自己辛勤耕耘的硕果,首次向祖国西部亲人的汇报,就像农民兄弟将一年收获的粮食向国家的奉献。说实在的,林先生的画,溶汇了自己的汗水、心血,甚至渗透着辛酸的泪水。真是“艺术”不负苦心人,有劳动就有酬报,而洒下的种子,就会有可喜的收获一般。

  今天,他终有所收获,而几十年以来用自己的血汗与泪水所灌育培植的艺术花朵,终于开花了!且搬移到古都与三秦同胞分享。

(二)探索岁月

  人们常说:好事多磨,逆境出人才。

  谁能想到,一个少小离家的苦孩子,流落漂泊海外的孤儿,在几乎被命运推向夭折的边缘,在严峻的生活大浪中,挣扎、拼搏、奋进,在饱受屈辱的生命线上,祥雄没屈服,更没退缩!他带着心灵的创伤,咬紧牙关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他热爱生活,更热爱艺术,下定决心在自学的道路上奋进。首先,他学习外语,学习文化知识。他昼夜苦读,白天打工,夜间学习,他把睡眠的时间压到最低限度。他虚心好学,拜师求艺。海外漂泊不同国内,也不是他故乡广东,也不是慈善机构,没人给祥雄施舍,一切从零开始。首先要吃饭糊口,在这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不靠父亲养活,离开继母的冷眼,他一边学习,又把学习来的知识用于教诲新的一代,也当起家庭教师来维持生活,和充实自己。多少个通宵达旦的春秋,多少个艰难的挑战岁月,祥雄挥汗如雨,如饥似渴的在知识海洋里漫游着,贪婪地吮吸着悠久渊博的民族文化精华。

  祥雄在学习时不以门户之见,挑剔喜好,而是把传统的民族艺术遗产与西方外国的优良经验结合起来学习。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终于获得了成功,不到廿年的时间,他连续八次在世界各地举办展览。

  皇天不负苦心人。正如我国画坛泰斗刘海粟所说的:“祥雄这个年轻人,充满精力,干劲十足,敢说敢做,这样的年轻人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是多么正确的评价啊!

  是的,祥雄在曲折路上跋涉从未流过一滴泪,而是在他获得成功之时,他却泪满眼眶。但是,他绝不会在成绩面前停步不进、自满不学的。

(三)展望未来

  在林祥雄的画册的第一页上,我看到了他扶案作画的照片,目光炯炯有神,他用苍劲有力的笔写下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草书。这幅照片我看了很久……。他那艰辛的童年日子,拼搏的青年时期,丰收的中年开始,像一幅幅画卷在我的脑海中回旋。我又想起他在西安宾馆交流会上的发言:“……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几千年的文明史、无数的文物瑰宝、名胜古迹,将在廿一世纪的东方闪灼光辉,中华民族艺术,将会再度崛起、腾飞……”。我默默地想,祥雄比我年轻,但却有远见、有胆识,他的观念新、他预先看到了21世纪。

  我在周王朝、先秦王朝建都数百年的西秦土地上生活近卅年,我深深体会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艺术将会复苏,传统的、外来的、民间的艺术精华,将会在新一代人的手中走向世界,将会产生新的成就。这就需要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有良知者——像祥雄这样的艺术家,有热血的中华民族志士仁人振兴腾飞的决心和信心,更要有实干态度,从脚下开始跋涉长征,哪怕是再次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长征!

  近年来,许多预言家们认为廿一世纪将是东方的世界,这一点在祥雄的画作中、文章里、发言中表露无遗。他学习西方,但却立足传统;学习传统,却又不死套在古书堆里,他在大声疾呼振兴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同时,自己以身作则从而致力于脚踏实地的奋斗、拼搏、探索。是的,人生的时间短暂,但艺术的事业却是无止境的。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创造,做出一点一滴的成绩,大家汇集在一起将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像历史上的名人大师:屈原、司马迁、文天祥、鲁迅、****、徐悲鸿、齐白石都是这样的。他们一生辛勤忙耕耘,从而累积与增添了中华文化的宝库。愿更多的中青年画家、艺术家,像祥雄那样立志奋斗,为廿一世纪中华文化艺术再度腾飞而“只争朝夕”!

(四)艺无止境

  祥雄的画展在北京、太原、西安等地巡展数十天,观众数以万计,有赞扬、有评论,座谈会上、展览大厅里充满了友谊、热情洋溢的交谈,更显得亲切和融洽。画友、同道们学术研究、探讨,称颂的气氛甚浓,使古城长安中国画苑增添了活跃的色彩。这对祥雄来说是个鼓励、促进,我也希望祥雄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但是,作为真正的朋友、画友,若以诚相见,就不能只是赞颂、夸奖,只说捧场话、只讲好的,礼节性的发表一些客套的话、官场的话。我总感到近年来国内画界有点不大好的风气,不论大家或普通初学成就的青年画家,展览一开始,一片赞扬声,吹捧、奉承,即是有点批评也是拐弯子或背后议论,批评的风气甚少,也可能是**后文艺批评走到另一个极端吧!我认为对一位真正朋友的作品应直言不讳,说出心里话,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所以,我看了祥雄的画展之后,除了大家共同感到的优点:“画面有音乐感、活跃、有生气,体现了作者旺盛的精神等等。”之外,我也谈一点不足之处:(1)那就是几十幅画,类同的风格较多,每幅画之间距离不大。(2)画面的色彩暖调子太多,应有区别,要润一些,应随类赋彩,根据对象的冷暖予以调整,不然就给人一种烦躁的感觉。(3)用笔、用色、用墨,形式方法一点一线,都是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说,画面零乱也会减弱对观众的吸引力,画面应静一些,让观众在画前得到一种安静的享受。

  总之,祥雄还年轻,艺术道路还很长,我希望祥雄能通过这次巡回展览不断地前进。

(五)征途未尽

  当前,国内外中国画苑艺坛,各种观念、见解、风格不一,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主张,都提出了自己的口号,都在竞相抒发自己的感情。继承民族绘画传统,吸取外来优良经验,以充实自己的营养。新潮、新派、新文人画、大师意识、大家气度等都在激励着画家们努力探索,不停地前进。从北京到南京,从西安到广州,各种风格、派别的展览不断出现,新人倍出,这是多好的兆头啊!

  祥雄画展观后之余,我在静静地思索,不由地想到,每当一位杰出的画家成功的背后有多少辛酸的苦楚,他们都花费了多少心血、汗水和劳动啊!当我们在学习名家之时,切不可忽视身边名不见经传,悄悄奋斗的同道的长处啊!

  艺术的道路是漫长的、曲折的,就像马拉松赛跑一样,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取得冠军的胜利。艺术的营养也就像人们生活中吃饭用菜、饮料等也需要多种的维生素,各种各样的营养成分,绘画艺术切不可偏食,应广采博览。

  但是,我们总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绘画画家,我们要走向世界、我们要振兴、要腾飞。鲁迅曾提出过:“没有民族性,就没世界性;没有地方性,就没全国性。”而祥雄也提出中国画要立足传统的土壤面向世界,我非常赞同。不过我再补充一点,那就是不要忘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我们现在所指的传统,泛指为文人画,这些作品大多属于中国封建化宫廷的达官贵人御用画家的作品,他们总是有局限性的,我们过去的美术史中所述面比较窄,忽略了民间艺术这一点,我们要使中华文化艺术腾飞振兴,我们一定要不停地前进,还要脚踏实地的探索、研究、创新,一个人的一生不过几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我们的事业是长久的,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奋斗拼搏,直到我们的艺术立足于世界艺术之林,我们才无愧于祖先贤者,无愧于后代子孙。

  我们的道路还是漫长的,愿海内外有良知、远见的艺术家,携手共进,奋勇往前,为21世纪东方文明再度迸发出灿烂光芒,遍照全人类!

1990年12月6日

作者:安正中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