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林祥雄的画与潮州会馆

  ―周来,潮州会馆的周鉴梅主席,虽连接的公务叠叠,但却都不能不到,正好实践其“因公忘私”的品态。

  上周末(十四日)参加了泰华九属首长会议,当起了九属的“龙头大哥”,不得不到。

  前周日,潮州会馆委员举行就职典礼,周主席蝉联首揆,职责之重,当然不言可知,非到不可。

  昨天,周主席又与郑午楼博士及数位首长,主持新加坡画家林祥雄在京华银行举行画展的开幕剪彩仪式,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林样雄的画展,在泰国虽不是别开生面,可是昨天前往欣赏的侨领、名流与文艺界人士,也算不少。

  几年来,中国画在曼谷展览,外国来的,泰艺界的个人展会,举行的已好多人次,集体展出的,也曾经在普宁同乡会举行,最近:泰华又举行了一次集体的慈善展览,都是美不胜收,毎次的展出,各有各的学派,山水、人物、虫鱼、菊竹,与笔法运劲、神韵生动,也可谓各有各的成功。但从总的来说,有的太重于传统而缺乏创新,有的却偏于艺术而忽略“人生”。虽有美的价值,可是在主题表现上,似乎缺少了新的力量。

  过去,我赏识中国来的吴齐画家在普宁同乡会展出的几幅国画,它除了给人以美感之外,在构图和光暗方面,更有了鲜明的突破,使欣赏者胸襟豁然开朗,视野宽阔,其生动与活力可与西洋的油画和摄影创作的画面比美,又丝亳没有破坏了国画固有的雄浑与神韵,高人一等的成功。

  现在,再看了林祥雄画家的作品,同样的克服了“唯美观念”的缺陷,也扬弃了西洋画的糟粕。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斟酌上,能够把艺术的意识,参纳了他修养的功夫,用西洋的笔触,沾染到中国的宣纸上,把传统的艺术,溶化在现实生活的题材上,他的作品,虽没有如吴齐先生画的那么“汪洋大度”,“傲视百川”的磅礴气魄,但是林君的画却能够把生活的题材(见其画冊),表现得有声、有泪、有血和有肉,象名演员演的戏一样,吸住了观者的感情而起共鸣的作用!

  本来,我对作画是个“外行”。只是富于现实的情感,就此藏拙,回头却说潮州会馆:

  周鉴梅主席在本届就职礼上指出:潮馆主办的培英、普智和弥博三所学校,和金狮山庄与汇西山庄,须要大加整顿……

  郑午楼博士在主持潮馆本届的移交仪式也提出了建议:“潮馆委员会应成立特别专案小组,研究华侨繁荣社会与国家的计划方案,先立目标,逐步完成。”

  郑博士以上的建议和周主席的讲话,在此时此地,正是潮馆发展先人创业的一件方针大事——潮馆的酹酢,应当与推行“节约”的宗旨不相违背,在发动教育与惠于族群的社会福利,也应照郑、周两主席所提的方案,却千万不可偏废,但期早成功,那也可积极地量力地施行。

  昨天,郑、周两位主席同时为林祥雄画家主持画展揭幕和剪彩,其意义十分深长。前人有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看林祥雄的画后,以为如果用他作品中的“洋为中用”的内涵,推展到潮馆的教育和福利上去实施——动用学校教育的领域,把华侨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配合华裔的现实教材,溶化到泰西的商业教育上,由潮州会馆利用原有的地盘,兴办一所华办的商业学校,其是否可行?总也值得潮馆“特别专案小组”研究的一个课题吧!

  《星暹日报》1988年5月17日

作者:苏苏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