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夏末秋初,我陪林祥雄先生驱车前往吉县。旭日初升时,来到黄河的跌宕处——壶口瀑布。这里水声如雷,势如万马奔腾。林先生脱掉鞋袜,疾步走向峻峭的岸边,任水花飞溅在他的身上,在他闪闪发亮的眼镜片后面,是一双如醉如痴、深沉湿润的眼睛。是啊,多少年魂萦梦绕的母亲河,今天终于来到您的身边。作为远离祖国万里之外的游子,此时此刻的复杂心情是难以描述的。
林先生生于广东潮安,后移居新加坡,经过几十年坎坷奋斗,终成新加坡著名画家。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忆起了黄河,更勾起我那潜伏的强烈的民族感情,而悻悻然地投入了母亲的怀抱,让慈母抚摸疼惜一番。等待时机成熟时,我将披甲西征,向西方艺术领域进军。”林先生作为一位炎黄子孙,他对民族根有着炽烈的信念,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着执着深厚的感情。所以,他抱着在海外发扬自己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愿,喊出“根不能断,火不能灭”……。在他的作品中,无不充溢着东方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魂魄。
他的艺术主张是:“东方人绝对不能以西画而超越西方艺坛巨匠,而现代人更难由临摹抄袭而跪在古人前面。”所以他坚持“以自然为本,发挥时代精神,表现社会面貌,反映人生及客观现实事物。”正是他的艺术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驱使,他的画作中显现出浓烈的时代气息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反映了画家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哲理的探求。
林先生遨游法国、意大利期间,遍访各大艺术博物馆,饱览了欧洲艺术的精华之后,更使他坚定了自己的路,不断追求探寻中国画的创新,思索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他把传统的中国画笔墨与西方绘画技巧揉合,并赋予作品现代观念。在胆的革新使他的作品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性。
海粟大师盛赞林祥雄的作品及治学精神,亲笔取杜甫的“元气淋漓幛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诗句题画见赠,可见大师对他艺术成就的肯定和对他艺术的创新精神的激励。
(发表于中国山西《大原日报》,1990年10月13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