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读林祥雄第四次画展

  祥雄从商了,而且是很成功的商人,满以为和多数人一般,一改了行使放弃了绘画,顶多和我一样,变成了“吃饱”以后的“玩意儿”。谁知,他打电话给我,说要开画展,印画冊分色非找我不可。为了做他的生意,有何不可。而心想,大概是把旧作和一些新作选刊成集罢了;但当他拿来了大批的幻灯片时,令我惊叹的是,百多幅画,都是新的,而且是精的。不单技巧大大地提高,内容更是有血有肉。当然,我们所谓的有血有肉,并非苏式的写实主义那种高举拳头,张开大口,瞪着眼睛,虎视眈眈或果耶(Goya)的血淋淋场面。他的内涵,是生活的体验,内心的抒发,藉物表情,使观者引起联想后再去产生共鸣。本来嘛,处在“弱肉强食”的社会,“大欺小,强凌弱”成为“共同目标”,大夥儿“随波逐流”,“争、夺与抢”,“争取”、“向上!”,“都是‘鸟往高处飞’,‘期望’突破封锁线!”的。

  “兽性与理性”是“无知与自诩”呢?还是“篓中之雀!?”成则“得意忘形”,败则“英雄气短”,是“自然界之现象”。如果“现实与理想”不能“和睦相处”会否“互相仇视乎!”在这“沙漠与绿洲”之间,“人各有志”,分走“独木桥与阳关道”,“不满现况乎”作个“逃避现实”的“落难”者,“‘坐’以待毙?”、“虽生犹死”。反之,“黑暗的尽头总该是光明!”,为“自由与代价”彻悟了“奋斗与生命的价值”后,便不会被“自然发展与人为阻挠!这才是积极的人生,也是祥雄借笔墨吐心声的涵意,不仅仅是鸡鸡鸭鸭鸟鸟而已。

  至于那些雪景图的无形背景,诚如作者的夫子自道:“在这零度社会里对寒冬里,真令我深深地体会到‘饥寒交迫’的实在意义……”可见他并非夸夸其谈的“空头批评家”。

  另外,他为人处世,时刻守着“居安应思危”的原则,也不作“空雷无雨”,就像支持“乡土”的出版。说做就做,完全是一派艺米家的格性。

  所以在我们欣赏他的作品时,而能事先了解一下作者的品格和作画的前奏曲,即“引起动机”的过程,再去体会一下画面的点线,相信会更具韵气,也就不会觉得它是“曲高和寡”,他确是付出“血汗与自由”的“石矿开采”者。

1980年3月

作者:林木化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