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橫眉于一九七七年出版了《本地画坛的剖析与创作路线的探讨》的艺术论著之后,现在又把他近年来在《乡土》双月刊发表的关及艺术的文章编为其第二本艺术文集,标称为《从艺偶感》,行将出版问世。这在我们平静的艺术论坛之水池里将投下另一颗激起涟漪的石子而无疑。
作者以业余的姿态,在艺术领域活动了近二十个年头;既努力从事艺术创作,也举行了几次个展,更不时撰写关及艺术的文章,表达自己的见解,他对艺术的见解,大体上认为:艺术是社会的文化产物,不同经济阶级及不同社会,产生不同题材及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而作为社会成员的艺术家,经济的演进,政治的变革及文化的更新,一方面固然应不断地吸收传统艺术技法,一方面更须基于社会的演变而变更其题材与作风,以遂达适应社会环境之要求及自己艺术风格的发展。至于创作的目标,应是力求为社会为大众而创作,若仅是为一己的精神寄托,或供少数人的欣赏而已则将会被时代社会所遗弃。
以上所述,是读了作者多篇文章而约略加以归纳的,如果没有错误的话,则其见解是正确的,且是艺术家从事创作的理想途径。不过,任何被认为理想的境界,往往与现实的社会情况之间,常存有某种程度的差异或距离;或隔于传统的因袭,或囿于个别之偏见,或基于社会阶层的复杂,而显出步调的不齐,都能构成种种的困阻,而未尽能符合理想,也属不可否认的事实。横眉就在这么复杂情况之下撰文作画。除了阅发主题,发挥他的意见之外,间也怀着感慨的情绪,使读者于领略其主题的要义之余,也约略窥见了作者的心绪。至于对年青画家之评述,则语多恳切,评所必评,也赞许所必赞许,尤其无挟叙挾义之间,能设身处地指出应走的道路,表达他的热望。更是他的难得之处。
反观他对自己的检讨,却就不那么客气了:不但坦白地说出自己的弱点,阐明其与所理想的距离,自剖自白,一点也不加以掩饰。不但难得,且也难见。
蒙著者不弃,邀我为序,故就一时的想及,略为概述,当与不当,祈著者指谬;至于对全书的真确领略与反应,当有赖于读者的高明与兴会罢。
1980年8月于新加坡
作者:玛戈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