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一种有生命力的东西一旦被形式化、标准化,无论从创作还是从接受来说,即进入知识的表述、传达系统,代以沿习,失去真意,了无生趣,或者成为“活文物”,或者被异化为概念,变成文化的事,结果使创造变成了创造学。如果从艺术发生的角度来看,一切有力量的艺术往往诞生于其刚萌芽发生尚未定型之际,这是创造力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闪耀,昙花一现!随之而来可能是技术的修正、完善、标准化至于成熟成为模式,然后大量复制,然后衰落。生命本然的创造冲动产生了艺术,同时又以艺术的法则作茧自缚。正如古希腊艺术的伟大在于它代表了不可企及的人类童年时期的艺术一样,艺术的神秘力量恰就蕴含在新质初绽的阶段。在艺术活动中,任何依赖于已有文化经验的行为方式都只能无限接近他者而远离自身,“似他”往往导致情感的虚伪而滑入表面。先民的原始艺术方式和孩童的涂鸦方式比我们更能接近真实。
作者:韩劲松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