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如果不去动物园,即便是春季,在北京城里也很难见到像南方老家那么多随意飞翔的鸟儿,看见京城那些提鸟笼的人,越发觉得童年生活像个飘逝的梦。
仍然会常想起一些小时候成长的日子,和那片找不见的,风光并不秀美却总能令我神往的童年乐土——六七十年代江南山区的一个村落,有着灿烂阳光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纯朴村民的不大的村庄,还有那位一同放牧拐腿的老头以及他那把携带方便坐起来令我们屁股别扭的一条腿的小板凳,他总爱用那玩意儿戳在地里坐着安然看护牛群。一大帮小伙伴则会在他周围打打闹闹,故意拍他后背说是为他赶苍蝇,他不爱搭理我们,但所有小孩放牧时都爱缠着他,好像有他在玩什么天都不会塌下。
坝外流淌着一条清澈见底的河,几个伙伴曾壮着胆想淌到河那边去差点丢了性命,想起来心里就发毛。光着身子扑腾一番躺在沙地上,用小棍沿周围互相描个人影,是最大的乐事。老家后山上有很多山果和野菜,曾藏过一只没被我吓跑倒让自己吸凉气的偷鸡吃的狐狸。响午蝉声阵阵,太阳发白,大人们大都席地而睡了,偶尔走出一两个牵牛喝水的村民,像戏台上走过场,不动声色又慢条斯理。小崽们三俩成群开始袭击村里村外的枣树、甚至菜地里的黄瓜、蚕豆、花生,吃个贼饱再溜到村口那棵大樟树上睡个大觉,醒来便能听到主妇的叫骂声,孩儿们则凑在一块窃喜。
夏季村里的夜是平静而热闹的。田埂路边总有很多萤火虫,星星点点。30年前的那个村庄还是农村合作社,在小孩眼中是太平盛世,常有露天电影,人们光着脚丫端着饭碗叫喳着围坐一片,小孩们则穿梭往来,萤火虫擦肩而过,总逃不过他们的追杀,小亮点让人迷醉。露天躺在竹席上仰望繁星酣睡到天明。
老家大堂木梁上有个燕儿窝,开春时燕子成双入对,有时会把屎拉在吃饭的方桌上,父亲一生气总想把窝给捅掉,妈妈竭力阻拦,所以我和妈妈每年定期能盼到燕儿归来。
荷花掉瓣的时候,偷偷钻进荷丛里,踩着松软的泥塘,揪着莲蓬连吃带藏,之后顶上一大片荷叶,上了岸居然就会忘乎所以……后来的岁月画了不少采莲图,多半是据此编造而成。也曾荡过用木盆做的“小船”,随村妇捞菱角,嬉笑声不绝于耳,此情此境想是我乐于描述的缘故吧。
作者:雷子人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