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新春盘点】与过年有关的艺术作品

2014-02-07 10:45

潘天寿《插了梅花便过年》

  转眼新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到处都充满了浓郁的“年味”。而这“年味”并不是物质的丰富,而应该是文化的丰盛。99艺术网为您简单盘点了几幅充满“年味”的艺术作品,在节日里平添一份喜气。

  潘天寿《插了梅花便过年》

  “山家岁暮无多事,插了梅花便过年。”腊尽春回,许多人习惯于称为"过年"的农历春节又快要来到我们面前,正是插上几枝梅花辞旧迎新的时候。中华民族历来是钟爱梅花的,梅花也是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

  潘天寿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画鹰、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笔大胆,点染细心。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画面灵动 ,引人入胜。

陈大羽 《新年万事如意》

  陈大羽 《新年万事如意》

  又是新年,又是挂红灯笼的时候。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陈大羽的作品是以没骨点垛作装饰性构图,用笔沉静,力量、速度大体平均,其韵律主要依靠物象不同的色彩、形状的组合而获得体现,而少有轻重疾徐、顿挫转折的节奏变化。他善于将自己乐观豁达的人生观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体验融入作品之中,无论花鸟鱼虫、草木藤萝,都是注重于对物象神似的追求,极富时代气息和人生意趣。

王沂东《新年火锅》

  王沂东《新年火锅》

  火锅是寒冷的冬天里的救星。因为它有一副"热心肠"。尤其是在过年的时候,热炒端上桌没多久,就变成凉菜了;一家人如果支起火锅,围炉而坐,弥漫的热雾中,顿时显得喜气洋洋。随便拍一张照片,都可命名为"全家福"。

  王沂东是当今中国最具实力的油画艺术家之一。他游刃有余地将西方古典油画的精湛技法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审美意蕴融于一体,成功地再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笔法精细严谨、造型线条分明、形体结构准确并擅长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以古朴凝重而又俏丽灵动的艺术魅力扣人心弦。王沂东出生于民风纯朴、山川如画的鲁南乡村。故乡的山水赋予了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深刻精神内涵的艺术气质。他的作品深情地辉映着他所深深眷恋的那片热土。

蒋兆和 《过年》

  蒋兆和 《过年》

  放鞭炮,是过年重要的习俗之一。每当农历新年的钟声响起,欢天喜地的鞭炮声也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放鞭炮不仅表达了人们辞旧迎新的喜悦之情,也代表着人们对新年兴旺发达的美好憧憬。

  蒋兆和被称为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在他的作品中,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表现力,使中国的水墨人物画由文人士大夫审美情趣的迹化转换为表现人生、人性,表达人文关怀,呼唤仁爱精神的载体。他的笔下的人物形象,穷愁悲苦的难民,有着纯朴、善良和不屈服于命运的个性,天真的儿童和纯情的少女,美丽可爱也包含着苦涩。

吕斯百 《春节野味》

  吕斯百 《春节野味》

  吕斯百先生一直对“田间野味”的题材情有独钟。此幅《春节野味》,创作于1962年春节之时,当时已经是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系主任的吕斯百,应邀赴北京参加全国美协组织的春节晚会,这也让被学校行政事务缠身许久的吕斯百,难得的有了几天空闲的时光。由于当时全国还在实行计划经济,所以没有多余的农副产品,于是这几只山林野味让那一年的春节平添了几分意料外的回味。

来源:大公艺术-趣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