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青年卢征远

  卢征远第一次让我刮目相看是在他完成了我给他布置的一个看起来像是专门难为他的作业——一百天里面——做一百一件——每天一件作品。

  我这样布置作业是因为他的认真。自从考上研究生后,兴奋的他每天在学校里听各种讲座,在图书馆里翻书籍杂志,上网搜集国内外的当代艺术资料,凡是自己有兴趣的,就记下来,有时甚至当时就联想出与之相关的构思,画出草图。然后就每天来约我,跟我讨论他的想法,不停地把他的草图给我看,要我提意见,甚至跟我论辩。我从他画的各种草图和构思里面就能看出,他今天看的是什么资料什么杂志,因此也能看出什么他参考的是什么类型的艺术家的影子。

  时间长了我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可是作为导师又不能拒绝他来找我讨论,因为我的教学主要是在与学生就他们艺术思考和实践方面的困惑进行讨论和沟通的过程中来贯彻。这让我头疼了好久,后来我才想出了一个专门针对他这种情况的办法。我跟他说,你既然每天都有这么多的想法,咱们只是在口头上讨论不过瘾。干脆,从现在起一百天之内,你每天必须完成一件作品,一百天一百件作品,完成之后再来见我,咱们就具体的作品进行讨论,否则你就不能来见我。

  卢征远答应了下来。而且三个月后,他真带上一百件作品来见我了。

  后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他自己说,刚开始的时候真好像有做不完的想法;到将近一半的时候才开始真正从自己身边的生活中找到了做作品的线索;再往下做,就觉得刚开始时前面的想法离自己真正的感觉太远,别人的影子自己也能看得出来了。到最后,他能够以自己的感受面对任何事物,把艺术生产变为自己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毕业后他坚持在日常生活中做艺术。2010年上半年,他将自己在工作室里用50天时间完成的50件作品,在泰康空间的“51平米”做了展示,首次向艺术圈宣告了自己激进的工作方式。

  2010年底我策划他在尤仑斯空间做“84天84件作品”时,在将“规定的时间里,每天一件作品”从概念和过程诸方面进行了更精确更严密的思考后,他将整个过程放在博客上,在大家的眼前一天一件作品地做出来。最精彩的是他完成了所有的作品后,让尤仑斯艺术中心以一元钱的价格全部收藏。这显示出他的良好心态。年轻的他,不把金钱看得多么重要,而是将艺术,将自己艺术的未来发展,将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看的更重。

  从2010年底到现在,又过去了一年多时间。卢征远持续活跃在北京当代艺术年轻艺术家的圈子里。下一步他的工作,也许还会持续高强度的“每天一件”,也许会平缓地将视线集中在某一、两个艺术主题上。经过观念艺术锤炼的他,未来的艺术道路宽广的很,我们只是需要拭目以待。

作者:隋建国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