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一个画家的作品与他的个人性格、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生活环境等有着密切关系。曾庆昌先生几十年来潜心作画,孜孜以求。他从工业美术、图画插图、广告设计开始,后来转向蜡染、水彩、油画。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超越自己。
曾庆昌先生是新加坡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有目共睹。他的艺术风格,总结起来,我以为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
一是根植传统,大胆求新。
他认为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都是前辈勤劳智慧、艺术实践的结晶,要好好地理解和继承。因此,他不遗余力地将一切古老的、传统的、不同民族的、不同国家的好的艺术表现形式尽可能充分吸收和融洽,这也是他几十年来的苦苦追求。这种不懈地努力锤炼了他厚重、深沉的艺术风格。
继承传统,又不被传统所束缚。不断求新、求变。曾庆昌先生在现代生活和古人的笔墨、技法里穿行,寻找传统和现代的契合点。他的许多作品看上去很传统,但仔细观察又很现代。他画的瀑布、海浪、山坡、峡谷看上去很大气、很写实,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表现手法,有一种“从心所欲”的状态,自由地泼洒油彩,自由地形成构图,自由地组合画面,自由地释放激情。看上去很随意,又很精心,或活泼、或宁静、或秀美、或苍劲••••••
他的作品亦古亦今,既传统又现代,形成了一种更新、更纯,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
二是东西结合,不断求变。
东方和西方的绘画艺术,有许多共同点,也有许多不同点。曾庆昌先生接受的是西方绘画艺术的教育和训练,但对东方绘画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艺术创作上大胆融合,赋予新的文化底蕴、情感底蕴和技法底蕴等诸多因素。他创作的《敦煌壁画》系列油画作品,构图、用笔很“西方”,但在用色、细节描绘等方面很“中国”。他将中国农村象征喜庆、吉祥的古典木刻实物等融进作品中,浑然一体,让人感受到“海洋文化”和“黄河•长江文化”的融合、浑厚和沧桑,富有内涵、耐人寻味。
我从曾庆昌先生的作品中,强烈感受到了那种古今结合,东西结合,不断创新,不断求变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追求。
我在与曾庆昌先生很长时间的接触中,感受到了他的为人与为艺。他始终保持一种与世无争、淡泊宁静的心态,为人憨厚,生活俭朴,专心画画。
曾庆昌先生常说:各人有各人的风格和追求,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不易,走出风格、超越自我更不易。我不在意别人如何评价、赞美。我比较注重保持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作画,释放心底里的创作激情,寻找内心的愉悦。超越自己,走出风格。
我觉得一位艺术家拥有这样的内心世界是美好的。他创作的作品也是完美的。
(覃晓光:中国湖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
作者:覃晓光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