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捷克大使馆”夏末小聚”开展

展览开幕式现场

展览开幕式现场

  (雅昌艺术网 讯)9月20下午4点,在日坛路的捷克大使馆举办了一场名为“夏末小聚”的展览。参展艺术家共四位——两位雕塑艺术家以及两位画家。他们分别是捷克的伊瑞、帕维尔-奥波琴斯基,中国的于凡、武艺。这四位艺术家均在国际上受到同行和批评家的一致推崇。

  然而,此次展览更关乎“对应”而非“对比”,因为艺术搭建起了不同国家及文化间最强劲的纽带。然而这种联系并非前所未有。中捷友谊的伊始可追溯到65年以前,尤其是在文化领域,两国早已有很多合作项目。位于捷克的布拉格国家美术馆,是位居世界第二的齐白石大师(1864–1957)画作藏家,其藏品数量仅次于中国之后;米兰•昆德拉也是在中国广受欢迎的作家。身为本次参展艺术家之一的武艺教授,青年时期就曾受其影响。

艺术家于凡和武艺

艺术家于凡和武艺

  捷克和中国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局限于国家层面,更是渗透到了民间。参展的艺术家们就有着切身的体会。武艺教授(1966年生人)在Václav Špála美术馆举办的名为“布拉格之夏”的展览,将他的驻捷艺术之旅推向了高潮;他也与捷克舒适祥和的环境氛围结下了不解之缘。汉学家伊瑞(1954年生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当前在华居住、工作,并在其母校兼任客座教授一职。雕塑家、珠宝设计师帕维尔•奥波琴斯基(1954年生人)着迷于一种自古以来就被中国人视为珍宝的材料——玉石——并在此介质的基础上,独具匠心、自成一派地进行艺术创作。雕塑家于凡(1966年生人)在其作品中灌注了一些荒诞的元素,恰与布拉格人弗郎兹‧卡夫卡的文学作品相映成辉。

  即使是此次展览所精选的展品本身,也满是故事。于凡以马为主题的大型系列雕塑作品,不禁使我们想起今年正好是中国的马年,同时,它们也勾起了我们对正在布拉格国家美术馆展出的精美秦汉兵马俑的联想。

艺术家于凡和他的作品

艺术家于凡和他的作品

  奥波琴斯基的雕像是具备珠宝性能的小型玉石雕塑。艺术家利用原材料的半透明性,对其进行独具匠心地巧妙转化。恰巧就在一年以前,在捷克使馆举办的招待会上,奥波琴斯基的朋友和武艺教授在一起时,不小心打碎了其中的一块玉石,于是武艺受此事件启发,借题发挥,为碎掉的玉石作品创作了一幅画,并落款题词。这件原本不幸的事件,却转而造就了两位艺术家的完美邂逅,也对这次展览地举办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伊瑞的创作主题,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国画的宝贵风韵 (他所画的昆虫可能会使人联想起前面提到的齐白石大师的真迹),也流存着西方传统的巴洛克静物画的风格,铸就了对当代情感的永恒定格。

  武艺,典型的中国作家,他既根植于民族文学传统,也对外界影响友好地敞开胸怀,为艺术品质注入了人性、善良以及幽默感。

  这四位艺术家的聚首,不仅仅是前景广阔的中捷文化交流的又一盛会,更是四位卓尔不群的艺术人格的相会,每个人都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世界观。

作者:李琢研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