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绘画是一种时代精神的产物,它反映着特定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显现出特定时代画家的心灵世界和精神境界。
艺术之美源于自然,本于创作。作为视觉艺术的绘画,其形式原是情思的形式,物经心化而通过笔墨表现出来。画家对物如何感受、如何发现、如何悟得、如何表现,就看他怎样驾驭形式,用他自己的艺术语言表现自己所感悟的景色和心灵的境界。赏读胡明德的《岭南丰润》, 不自主的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它轻轻的呼唤着你的善良的灵性,并挟带着你步入一个延续不断的生命礼赞中去,作品每有一中苍茫挥厚,博
大雄伟,亲切而又鲜活的感觉,可以看出,他在山水画创作中所崇尚、所追求的已不是一般的山水画中所常见的那种名山胜水之美,可游可居之情,是自然景观在画家心灵深处所激起的诗心、诗兴、诗情、诗境的物化表现,是一种沟通人与大自然和谐对应,关照心灵和精神的艺术。有着诗一般的意境与充满魅力造型的有机结合,使人感到生机昂然,新颖亲切,从
而获得美的愉悦。这是画家言志、抒情、表意的一种综合过程,是画家人品、人格真灵性的再现,心与物冥,物我融容的情感流露,令其作品无处不渗透着他对自然的理解、钟爱和深邃的感受,这种体悟自然,依乎天理是艺术境界,仿佛是乐曲的节奏,是舞蹈的华彩,是生命的律动,是心灵的微笑,这正是《岭南丰润》艺术风格的精神所在。
明·唐志契《绘事微言》云:“凡画山水,最重要得山水性情。得其性情,山便得环抱起伏之势,如跳如坐,如俯仰,如挂脚,自然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而落笔不生软矣;水便得涛浪潆洄之势,如绮如云,如奔如怒,如鬼面,自然水性即我性,水情即我情,而落笔不板呆矣”。在审美理性与认知感性交融中创作胸中丘壑的过程,其实就是对自然山水“性
情”的张驰仰扬。胡明德正是捕捉住了大自然的内在性情,给观者带来极大的共鸣,也是现代人极其向往的境界,创造出特别的能夺人魂魄的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也必然会反映出一种意境,但这种意境又不是一种脱俗的逃离,而恰似对当今中华盛世人民生活的美好记忆,这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美好的享受,也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向往和谐的期盼。《岭南丰润》作品意境的源头,在于画家是在用真爱感悟山河,用真情拥抱生活,将真情倾注于艺术创作,用画笔畅叙自然造化,表达那种神秘深邃的诗意化的人文意境。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