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5-11 00:00
rmsybwx
报道摄影新闻和相关信息,促进摄影事业发展。
背景链接:贺延光,与这个名字紧紧相连的,除了那些熠熠闪光的各大新闻奖项,更多的是《小平您好》、《民主进程》、《SARS病房》、《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回家》等刻在历史上的一个个决定性瞬间。“不为历史留下空白”是贺延光毕生从业的理念。
《深圳长高啦》,1996年6月,深圳(原照片)
加减光示意图
从样片的整体效果看,片子的反差略显大了些,放大制作照片时要减点反差,同时对人物的脸部、铁架处的阴影部分、安全帽、天空部分,做适当的遮挡或加光处理。
《小平您好》,1984年10月1日,北京(原照片,依尔福HP4黑白胶卷)
右图:照片放大制作时,以画面中游行的人群为曝光做试样,然后给背景的天空和前景的地面、人群做加光处理。
《民主进程》,1988年3月28日,北京(原照片,乐凯400黑白胶卷)
照片画面的上半部分要稍微加些光,给压暗一点儿,而画面的左下角的人要做遮挡处理。
《钎石山上捡煤人》,1994年06月24日,河南(原照片,柯达TMY400黑白胶卷)
因为是在散射光下拍摄的,在冲洗胶卷时,有意延长显影时间,样片反差较小,在放大时提升些反差。
贺延光/摄影 张左/制作
我与贺延光是在1990年2月,为深圳拍摄《希望之星》大型画册时熟识起来的。当时拍这本画册是有报酬的,照片用的多报酬就多。拍照的地点遍布深圳各个角落,路途近的距离下榻的宾馆十几分钟,路途远的开车要两个小时。去近处一天可以拍三四家企业,去远处,一天也就拍一家企业。贺延光总挑远处拍,把近处的让给我。
没想到,两年后我们在一起工作了。
贺延光是一个职业心很强的人,一个非常称职的记者,业务水平很高。他喜欢业务好的同志,善于发现、培养年轻人,这也是许多摄影记者、摄影人、学生愿意来中青报摄影部交流、实习的原因。在这个集体中,业务交流及探讨是最热烈的。那时的摄影部也是报社里人气最旺的部门,不论节假日总是很热闹。
随着彩色胶卷、数码相机逐渐占领新闻媒体,传统的新闻图片拍摄、制作渐渐退出了舞台。据我了解,现在北京的中央媒体中,惟一保留着传统黑白暗房的大约只有中青报摄影部了。这与贺延光有着很大的关系,他对传统的黑白胶片摄影是有感情的。许多报社的摄影记者经常来找我放制照片,他们常常问我:“贺延光对你不错呀?”黑白暗房的保留足以证明这一点。贺延光是个重感情的人,工作之外,他一直很关心我的生活,家庭情况。
《深圳长高啦》制作介绍:
器材:佳能EOS照相机,17-35mm变焦镜头
胶卷:柯达TMY400黑白胶卷 (注:400的黑白胶卷层次表现上要比100的黑白胶卷好。)
拍摄光源:室外散射光线;按胶卷的感光度测曝光。
冲洗条件:D-76显影配方,F-5定影配方。显影液使用时1:1加水稀释,药液温度21度,显影时间12分钟,搅动次数11次,每次搅动5秒。
放大条件:德士450放大机,D-72显影配方,F-5定影配方,凯锐可变反差黑白放大相纸。
照片制作:用2号黑白放大相纸,以人物作为曝光依据,再根据试条的曝光时间放制样片,有了合格的样片才能确定放大时的反差大小、影调深浅,决定是否需要局部加光或局部遮挡。从样片的整体效果看,片子的反差略显大了些,放大制作照片时要减点反差,同时还需要做局部遮挡和局部加光。人物的脸部和铁架处的阴影部分过暗,层次损失的比较严重,不遮挡的话便会缺少层次。安全帽、天空部分太亮,要做适当的加光处理,使整个照片的画面影调均匀,反差不会太大。放制这幅照片时,可以根据示意图去加光、遮挡,灵活掌握,控制好时间量,使照片的影调看起来更完美。
建议:如果遇到类似的光线,在拍摄时可以用降低反差的方式测曝光。一是拍摄时曝光过度,冲洗胶卷时让它显影不足;二可以用闪光灯做辅助光来拍摄,按拍摄主题正常测光、曝光,注意闪光灯不要用全光,冲洗胶卷时根据标准时间显影,这两种办法都能降低反差。
摘编自《解读黑白浅影》 郑萍萍 编辑 守候微光(微信号:zqbsyb)授权
来源:人民摄影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