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认识南红玉石玛瑙

2015-05-11 13:54

  在众多玉石品种当中,南红玛瑙可谓一支奇葩。其颜色红艳,质地温润,生于深山大泽之中,实乃天地之灵物。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老南红玛瑙,一直备受藏家珍视。近些年来,新产出的南红玛瑙,市场也越来越红火。
  然而,认识南红需要一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想当年,先民们发现南红,也曾同样经历类似过程。他们在与常见的红玛瑙通过光泽、硬度、色泽等方面比较后,为真正意义上的南红定了位,那就是夺目耀眼、厚重沉稳的端庄红色。
  认识南红
  业内普遍认为,南红材料在清中期绝矿,那现实又是怎样的呢?
  应该说,南红玛瑙在人类玉石应用历史上一直就非常稀缺,这在历代传世的文物数量上就可以看出端倪。目前南红传世物品多为珠子以及少量挂件,摆件则较为罕见,而即使是小到珠子的南红器件也都很少为无暇物品,多少都带些伤裂。
  清代留存下来的南红重器有“红白鱼花插”“凤首杯”等。乾隆时期对雕刻工艺、玉石材料的选择标准都非常高,当时大量绺裂的保山南红使收藏级的南红作品无法继续制作,传世的收藏级作品也就逐渐从历史视线中消失了,以至于大家认为南红在清乾隆时绝矿。其实,保山矿一直出产南红矿料,只不过材料的绺裂瑕疵过多,无法应用于玉石加工,直到现代工艺将真空注胶应用在南红加工上。
  经过真空注胶处理的南红材料整体性很好,可以进行任何造型的器物加工了。但是,由于进行过人工处理,它就不再是单纯的天然宝玉石,收藏性也就大大降低。所以,这段时期虽然有较大南红作品出现,但没能引起收藏界的重视和认可,直到完整度好的凉山南红、金沙江南红出现才改变了这一现状,南红才真正得以回归。
  经过对历史资料的考证和实际考察,目前可以确定,南红矿藏主要产地在西南部地区,如云南保山、四川凉山、金沙江流域等地。
  明代《徐霞客游记》中曾描述,当时徐霞客来到云南一个叫做玛瑙山的地方。他看到悬崖峭壁之中嵌有一种玛瑙,其“色月白有红,皆不甚大,仅如拳,此其蔓也。随之深入,间得结瓜之处,大如升,圆如球,此玛瑙之上品,不可猝遇。”
  据考证,文中的玛瑙山就是现今的云南保山地区。保山南红也是应用最早,被认知最深的产地,但因所处地质环境原因,材料多绺裂,难成大器。四川凉山料的出现弥补了南红矿的空缺,且有一定量的高品质南红材料出现。近代一些顶级南红器物基本都是采用该产地的材料。
  南红原料因地质环境不同,质地、矿态也不相同,不同地质环境下呈现出不同的外观。根据南红原料的天然形状,一般可分为:水料南红、山料南红、火山南红。而综合目前已知的南红材料及以往业内的常规说法,我们按颜色可将南红分为:锦红、玫瑰红、朱砂红、红白料、缟红料等。 责任编辑:小萌

来源:中国文物网-收藏-玉石翡翠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