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钟以敬书“西泠印社”

2016-06-30 11:05

  华严经塔下,文泉之阳,铁篆“西泠印社”四字静静地嵌在岩石上,精整隽拔,苍劲有致。写下这幅巨擘篆书的人叫钟以敬,是一个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钟以敬祖上经商,家境殷实,但到了他的手上,即不善理财,又出手大方,且有声色之好,偌大家业挥霍殆尽,最后败落到无立锥之地,寄居古刹僧舍。他性格使然,秉怀孤耿,不肯低头求人,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可就是这样一位落魄浪荡子弟,后来竟成了大篆刻家。他的人生经历应了一句老话:浪子回头金不换!

  钟以敬因为庭训家学熏陶的缘故,年少时便嗜金石,治印宗浙派,擅拟赵次闲、陈秋堂两家,形神兼得精整隽拔。自语“篆刻一道,当以效法秦汉为上,元明人非不佳,去浑朴苍劲远矣。吾杭自龙泓丁先生之后,得刻铜遗意者,唯秋景庵主人,其篆法刀法,皆有所本。余作殊乏师承,东摹西仿,固无足观。”24岁便有此见,可见其早慧过人。钟以敬是西泠印社的常客,与创社诸公相熟,同人请他为山川雨露图书室撰联,欣然命笔,联字并美,文采不俗:“筑数椽在柏堂竹阁之西,讲艺论文,岂仅湖山供眺览;树一帜于文苑词坛而外,抗心希古,更欣风雨共摩挲。印社落成,偶撰俚句,博同人一粲。窳龛钟以敬并书。”寥寥几句,就把印社的宗旨要义、文化内涵展示出来了。

  他书写的“西泠印社”四个篆字,功力,笔势,很有金石气,可称得上集浙派大成之作。字如其人,透过字面,或许能想见他身上那点文人加富家子弟的清高孤傲,始终舍不得丢弃,即便在贫困潦倒的艰难面前,时时仍要顾及颜面,这可能与他承受的教育及人生经历有关。所以他的书法,俊秀的骨子里透着一股磅礴浩然之气,如同一个人顶天立地于人间。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作者:王佩智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