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11-30 23:14
城市文脉的塑造在历史中总是和林林总总的建制相关,在明清时代,地方上的祠堂、书院、私塾等空间背后其实都有着一套建制。在这些建制中最重要的是两种建制,一个是家族的建制,另外一个是学校的建制,它们能够生产出城市文脉。我们现在要寻找城市文脉,就要思考如何重新构造建制。在福建、广东、广西地区,我观察到家族建制依然非常重要,和那里的城市文脉也息息相关。在江南,我们恐怕要抓住学校这个建制。像昆山市的学校就特别重视顾炎武,中学里面会花大价钱来设计专门与顾炎武和传统文化有关的教室、影音室和展览室。学生基本可以做到在学校里对乡贤和大儒的朝夕相处,耳濡目染。结合昆山的经验,一个城市如何通过构造建制来重塑文脉或是我们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瞿骏:《城市文脉的历史维度与当代可能性》,原载于《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9期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