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1-03 13:27
2017年12月31日晚,为庆祝元旦,庆贺新年的开始,由西安市委市政府主办的“西安最中国·来了还想来”跨年鸣钟祈福活动在西安博物院·小雁塔景区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也通过中央电视台一套、四套、十三套并机同步进行了直播,将承载着汉唐文明厚重底蕴的中国祝福从小雁塔传向全球。
西安历经周秦汉唐几千年文明传承,不仅是中华文化的摇篮,更是构筑了中华民族心底最深的文化记忆。说到鸣钟祈福,声名远扬的“关中八景”之一“雁塔晨钟”指的便是这里。历史上,这里也曾经是赫赫有名的皇家寺院,每日清晨,清脆悠扬的钟声响彻长安上空,声传十里仍清晰可闻。清代文人朱集义曾这样来吟咏它:“噌吰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人们认为,悠扬的钟声能传达人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所以,自1993年以来,小雁塔院内每年举行鸣钟祈福活动,这已经成为西安古城传统的跨年祈福活动之一,代表了人们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期盼,传递着爱心,传送着祝福。
11点55分,一群可爱的孩子身着汉服,手持竹简,用稚嫩的声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朗诵国学经典《弟子规》,身体力行传承传统礼仪和规范,为2018的跨年夜增添了浓浓的书香味和传统气息。
零点的钟声即将敲响,现场观众不由自主开始了倒计时:5…4…3…2…1!市民代表十九大代表、社区民警汪勇,给习近平书记写信的红色筑梦之旅创业代表张旺,西安光机所硬科技概念提出人米磊,中科微精光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小君,第四届西安市道德模范代表李天真、宁蒋娟、王排、邢健民等人庄重地撞响了高3.5米、重达1万6千斤的大钟,带领现场市民以鸣钟祈福的方式迈入了新的一年。
在鸣钟祈福现场,“大唐贵妃”飘然而至,手中的一片片花瓣,化做了霓裳羽衣舞的华丽盛装,反弹琵琶的一串串音符,相伴雁塔晨钟的厚重绵长,充满梦幻与诗意的大唐盛典,带来动感与大气、华贵和美艳的无与伦比的艺术享受。接着是一曲来自安志顺打击乐团《丝路雄风》的表演,粗细不同、长短不一的特制乐器——竹筒,衬以中国大鼓、低音大锣、大镲、串铃等金属乐器,以音律的形式表现出西安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飒爽英姿和独特魅力。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仓鼓乐”这个源于盛唐皇室宫廷雅乐,也在小雁塔真实呈现,千百年前的管笛锣笙美妙地传达着新年的祝福。
据了解,由此开始,在今年的农历新春佳节——这个中国民族“最古老、最盛大、最具凝聚力”的传统节日,西安也将高举“文化复兴”旗帜,持续组织开展一系列展示新时代下西安全新形象的节庆活动,引领“西安年,最中国”的新风尚,在文艺活动中凝聚中华民族关于节庆的记忆和灵魂:“要看中国年,请到西安来;西安最中国,来了还想来”。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