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木雕小品偶感

  朽木废薪,似是大自然多余之物,可它蕴藏着生命。当怀着真诚的心,以形式语言将其引显出来,把这叫道法自然也好,天人合一也好,反正这过程使自己得到美的体验。

  在林区的山野中,千姿百态的树根,树皮,这个像猛虎,那个像憨熊,顽猴,飞鹰……,令人眼花缭乱,激动不已。抱了一大堆回来,经雕琢后发现与地摊上卖的差不多!自己像被泼了盆冷水,只有承认此道不通。此后渐有所悟,知道一定要丢弃寻找“似什么”的心态去选材构思。构思的第一步:必须从抽象的形出发,再将形状,木纹,树皮肌理……等,很有形式感的材料拾回来,欣赏材料之美。构思的第二步:思考将其抽象的形式美升华为“有意味的形式”在此基础上才考虑可雕什么,怎么雕。区分两步骤的先后顺序是非常重要的,不可颠倒。实践中常碰到两个步骤一先一后就在零点几秒的时间内神奇地完成。不过更多的是放置数天,数月甚至数年才“顿悟”而成。

  选料时要注意抵御太华丽,太复杂多变材料的诱惑,往往越单纯越内敛的木料越适合构思有格调和意蕴的作品。有同行在我的木雕中感受到与中国水墨画的渊源。这涉及如何学习传统的大问题,不轻易谈清楚,只觉得角度可有多种,有人直接移植,甚至建议加红色印章和题款,较廉价地获得民族化的标签;也可无须刻意而为,仅凭中国人的本分,在中华文化的侵淫下,经内心深处酿造,有望偶露一缕清香,自然就有些民族的意蕴,如此则足矣。

  简历

  韦振中 1940年生于广西桂平 汉族

  1957-1960年就读广美附中

  1960-1965年就读广美雕塑系

  1987-1993年任教广美附中,任副校长

  1993-2000年任教雕塑系 任系副主任 硕士生导师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