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案头山水赖自然

2018-06-13 08:31

  “文章是案头山水,山水是地上文章。”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文化,也无论多么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永远要向大自然中去寻找生生不息、生鲜活泼的灵感,此即古人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傅雷先生也说:“一切艺术品都忌做作,最美的字句都要出之自然,好像天衣无缝,才经得起时间考验而能传世久远。”我自幼对中国画耳濡目染,由诗入画。我以为,画家最美的色彩、笔触、形式、气韵之属就是画家要做的文章,其中最重要的是念兹在兹的美道。美术不可不慎,手下无术必入于野狐外道。道心也应讲求言人人殊,需终其一生来追求,以安顿在艺道上的身心。

  近日,为寻觅自然诗章与天然图画,笔者随刘曦林先生等参加荣宝斋画院和北京画馆组织的赴江西三清山婺源采风写生。大美山川,人文荟萃,一路亲承诸位先生同道畅谈对文化艺术和世相人生的独悟与卓见,沾溉良多,心中笔底蕴蓄起一股股势能。特别是在采风写生中,我对朱熹先生的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解与日俱新。不时得诗,以记襟袍心绪。

  三清山云雨

  持笔趋云端,转山拜松君。十里神仙境,步虚超常伦。鸟鸣远客喜,雷动三山春。倏忽风雨至,迅笔写松魂。云泼山间墨,墨飞纸上云。雨后展卷问,师语句句真。

  题记:山间近九公里徒步跋涉,趋高就低,手足并用,玉清美景尽收眼底。山间松柏自由恣意的姿态,煞是好看。曦林先生率先展纸挥笔,并逐一点评指正,诲语谆谆。

  篁岭

  心期欲独往,深岭访幽篁。师捻一支笔,徒捧两枚章。流水照翠影,青山著花裳。行行梯云上,款款千年樟。

(责编:赫英海、鲁婧)

来源:人民网-艺术-收藏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