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京海墨韵 | 大运河与艺术交融 擦亮国家文化符号

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全长近3200公里,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标识之一,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尽管今天它的某些功能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却历久弥新、更加凸显。




——申遗成功,让古老的大运河向世界亮出金名片。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中国大运河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既是对中国人民伟大创造和智慧结晶的认同,又丰富了世界文化遗产宝库。

康熙顺天府志》赞昌平山川形胜:“山似阵云,水如天堑。”在众多水源中,位于今龙山之麓的白浮泉,就在中国运河史上久负盛名,千百年来不仅折射着昌平城市的文明,也见证了北京漕运的变迁。


为响应关于建设首都北京三个文化带的指示精神,由北京文史研究馆立项,以京杭大运河北京段的历史遗存,自然风光为题,创作大型画作。

特邀请画家段铁和其好友陈克永先生一同创作大运河组画——"白浮泉"这个主题:《春到白浮泉》。


《春到白浮泉》局部

据画家段铁的描述:刚接到这一创作任务,他与陈克永便去进行实地考察写生,并沿引水渠旧址,考察自然景观,努力还原历史原貌。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地理变迁,元代遗迹已然无存,现存遗迹也为明代所建,为此段铁与陈克永同史学家进行了几次汇商研讨。

后来,经过多番地查找史料,对元代大运河北段白浮泉至瓮山泊山川地理、人文遗存、引水工程的重大意义及科学文化价值有了更充分的认识。


《春到白浮泉》局部

在充分的考证和实地写生的基础上,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段铁与陈克永决定以中国画特有的横波形式,以“白浮泉”为重点,包括对燕山关沟,虎峪及西山的山势进行组合,架构成为一幅气势雄浑,内容丰富的山水画作。


《春到白浮泉》全局


陈克永、段铁接受北京电视台釆访

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文化是主线是灵魂,对于打造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都具有积极意义。对于艺术家而言,他们的作品必然要带上时代或深或浅的印迹。


段铁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画学会理事

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

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


文章由京海墨韵新闻中心整理发布

微信关注公众号“北京京海墨韵书画院”或 京海墨韵艺术馆“,了解更多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