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马未都:今天,我们收藏瓷器,价格最高的当然属元青花,其次就是乾隆时期的瓷器。乾隆皇帝是个文人式皇帝,乾隆一生,不仅爱写诗,对瓷器书画的钟爱也是古今皇帝中最甚的,其对中国艺术的推动贡献仅次于宋徽宗。
乾隆一朝,景德镇制瓷技艺达到了历史巅峰,各种瓷器品种无一不精。作为中国出口换取白银的产业,当时乾隆对瓷器产业的重视不亚于今天国家对高铁的重视程度。乾隆不仅指挥景德镇瓷业的发展,还亲自参与到瓷器创作中来,为他自己和朝廷用瓷设计制瓷方案。正是因为有了这位封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的亲自参与,乾隆一朝的瓷器水准冠绝古今,成为了今日拍卖场上明星。
清乾隆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此时,景德镇御窑厂规模庞大,在督陶官的管理下,每年烧造各种瓷器都在数十万以上,烧出的瓷器无论是工艺技巧还是装饰艺术都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乾隆官窑青花瓷既与清幽的康熙青花有别,又与淡雅的雍正青花不同,它是以纹饰繁密、染画工整、造型新奇取胜。民窑青花种类丰富,色彩亮丽,画面多样,造型新奇。除传统的白地青花外,乾隆朝的青花还是派生出许多新品种,把原有的传统工艺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乾隆朝青花瓷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典型乾隆器,一类是乾隆仿古器。典型乾隆器生产量极大,是当时社会大众生活用瓷、陈设用瓷、外销出口瓷的主体如你有藏品困于出手,想找正规公司进行拍卖,可与福羲拍卖陈经理沟通,一八五/伍玖二三,二二一八,有偿服务,非诚勿扰其承袭康熙、雍正青花的特点,并在其基础上继续发展创新、提高,体现在制作技巧上达到前所未有的成就。从工艺制作上看,其胎体的成型、青料的绘制等等,每一道工序都是一丝不苟,精工细做,精益求精。乾隆仿古瓷不像雍正仿古瓷要求那么严格,但产量却远大于雍正朝。仿古的方法基本沿袭前朝,仿的最多的是明宣德青花瓷。
乾隆瓷器好,自然仿品就多。遇到乾隆瓷器,如何进行鉴定?下面老陈分享自身最常用的几点给大家探讨下,如你看完有收获,可点关注或转发,让跟多藏友不迷路!
乾隆青料用珠明料,早期青花仍保留着雍正时发色晕散现象,之后以正蓝明快的色调为主,深沉稳定,乾隆中后期还有一种青花,蓝中泛黑,但色泽仍凝重沉着。晚期民窑青花色泽呈蓝灰色。
乾隆初期的青花,呈色鲜艳而不稳定,多有晕散现象,和雍正时青花差别不大。乾隆中期,色性稳定,用料浓厚,鲜艳明快,蓝色纯正。常用于仿明康乐、宣青花,但没有康乐、宣时所用的“苏泥勃青”钴料的自然流畅的凝聚效果,所绘的花纹,只用人工积点方法,显得生硬做作,黑色斑点不像永、宣时下凹,侵入胎骨,而是浮在上面,用手抚之,没有凹凸感觉。乾隆中后期,青花呈色“蓝中泛黑,纹饰虽往往层次不清,但色泽仍然凝重沉着”。白釉面也比不上前者莹润肥厚,白中闪青的程度也略差。乾隆晚期,还有一种用料略薄、呈色灰暗的青花。这也是清代瓷器逐步衰退的一种体现。还有一种“浆胎青花”,胎质较松软,细幼而不坚硬。叩之,音带瓦声,胎色微黄,青花呈色有浓有淡,但都较为明艳,略带紫色倾向,白釉带乳白色,开细纹片,莹润明亮。
乾隆瓷器款识特征:乾隆官窑瓷器款识有“乾隆年制”、“大清乾隆年制”、“大清乾隆仿古”三种,以“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为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明显多于“乾隆年制”四字款。“乾隆年制”楷篆均有,楷书款一般用于彩瓷上。“大清乾隆年制”楷篆均有,篆书多于楷书。“大清乾隆仿古”一般用于仿古瓷上,青花篆款为主。高足盘、高足碗、双连瓶一般是在足内写篆书六字横款。
民窑款也多书“大清乾隆年制”和“乾隆年制”,只是字体不够漂亮,位置不够规则,与官窑款比较,有很大的差距。堂名款、花押款之多与康熙时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有的民窑青花器物上具体写明某年某月,如“大清乾隆伍拾叁年孟夏月制用春生”。堂名款主要书写在盘、碗、碟等小件器皿上。有:“和晖堂制”、“旭华堂”、“百一山房”、“澹宁斋”、“彩秀堂制”、“浴砚书屋”、“志勤堂”、“庆目堂”、“忠信堂”、“彩润堂”等。另外如“景慎堂”、“养和堂”、“彩华堂”、“避暑山庄”、“宁静斋”、“宁晋斋”、“宁远斋”、“百一斋”、“咏梅阁”、“敬畏堂”、“一善堂”、“雅雨堂”、“退思堂制”等款的瓷器制作精美,应视为官窑瓷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