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阎文喜先生在绘画艺术创作上的成功,取决于如下几大因素:一是具有特别扎实的绘画艺术功底:其次是具有过人的艺术天赋和艺术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再是具有一丝不苟的严谨和大胆创新的意识。先生为中国当代画坛的丹青妙手。似乎并不过誉。先生在中国当代画坛是卓然独步的,继续前行将会为时代创造出更多丰盛而别致的艺术盛宴!”
——中国艺魂 2016.4 北京
“宏大的群众场面,与群众交相辉映,传达出一种感人的凝聚力,给人一种战无不胜的强烈感受,一种内在的震撼!画面气势博大,和暖的色调凝重响亮,令人激亢奋进,充分展示出画家调度大型创作的深厚功力。是迄今为止,表现延安文艺座谈会最成功的作品。”“被美国同行誉为大师的阎文喜,是一位视艺术为生命,且甘心为此献身的艺术家。面对已有的成就,不骄不躁,一如既往地虔诚专注于艺术探索,锲而不舍地耕耘在艺术天地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深知艺无止境。
《峥嵘岁月情未了》——读阎文喜《延安文艺座谈会》
胡采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11.13
“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型农村题材藏品即邀请作品展。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及相关媒体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学术研讨会”。“农民主题在20世纪以来中国文艺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来,也出现了一些丑化农民形象的美术作品......,引起群众的愤慨和艺术家的忧虑和批评”。“画展中,受到与会专家们一致肯定和好评的作品有罗工柳的《延安人》(1957年)、王式廓的《马大爷》(1967年)、蔡亮的《陕北老农》(1976年)、阎文喜的《喀什老农》(1980年)等肖像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作品。这些作品除仍然具备憨厚、朴实、勤劳等传统农民的气质外,也更多了一些自信、果敢、强悍、快乐、幸福和新时代主人翁的特质......”
——摘自2006年10月31日《北京日报》、《美术报》、《新浪网》等媒体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