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有那么一阵子,我对民间布塑“双头驴”非常感兴趣,其实兴趣有时是突然的,没有什么前因后果,对一些东西感到不解,就盘根问底——所以,兴趣这事儿最好玩,他能让你在纷乱的都市生活里感到一点不同的味道,觉得生活会有凝固的瞬间,不是拼命干活就能够得到幸福。
在陕西西安的一段很长的日子里,“双头驴”这个布塑是民间工艺品店司空见惯的,形象是耳熟能详的。以前学习的民间艺术课程里,教科书中的解释为一阴一阳的生殖崇拜,也是中国美学中对称的概念,引用老子的话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闲着没事儿,那时就买了几个“双头驴”玩儿,看着看着,我发现有些左右是一样的造型,没有阴阳之分,想,这一定是现代的人不明白其中内涵,瞎做的。但是突然又想,“双头驴”仅仅是原始的生殖崇拜吗?“生殖崇拜论”可以解释,但是老百姓的眼光仅仅是从生殖崇拜的角度出发吗?对很多考古挖掘出来的物件,我们经常是以“生殖崇拜论”来统一解释的,这是学术界好用的方法,似乎毋庸质疑的解释,但是我怎么都觉得,以这样的一种方式解释其类似的象征意义,多了一点理性的学术味道,缺了一点感性的情绪味道。
干脆,我去了凤翔,这里应该是陕西“双头驴”的故乡吧,我不去民间文化方面的衙门去请教,请教的结果应该还是“生殖崇拜论”——-不会比我的老师说的更多的,所以我去问老人。我掏出“双头驴”问树下纳凉的老人们,有摇头的,也有笑的,但是也有人直截了当地回答:“那是说驴往东往西都能走的通!”几天,我一直在和当地的闲人们聊,他们没有说什么“生殖崇拜”的(当然,生殖崇拜是一种文化定义,也是有很多依据的),归纳起来,他们感觉的是以此物寄托一种“路途通常、出门闯天下惦记着家”等概念,是象征,也是心理寄托。
因为我在陕西停留过众多的时间,有着众多的朋友,所以,我有一点儿对于陕西人的思维概念的了解,他们真的是故土难忘,故土不愿意远离,当然了,当他们真正的远离后,个个都是非常出色,有很多例证,不用累述。这与双头驴的寓意,好像吻合呢。
(安建达铜雕《双头驴》)
甭管他们是否“科学”地解释了自己的布艺玩具,但是我还是觉得民间有很多让我们惊讶的地方,从教科书里我们只能找到条理、找到脉络,但是无论如何是找不到心跳和血肉的。
之后,我在自己的一个创作中,运用了这个概念,双头驴。
还有一件去凤翔的事儿。
凤翔胡新民家。他的凤翔泥塑羊由于入选了生肖邮票而名声大震,很多国人和外国人都慕名来的,心里都是带着探究、好奇、猎奇来的。这就对了,猎奇心理是民间艺术得以发扬保存的要素之一。胡新民已经是大忙人了,没有见到他,和他的家人聊了一上午。过程里,我发现,胡新民是凤翔泥塑继承者,也可以说是这一代的突出者,但是如某些媒体般将其盲目赞誉为大师,就言过其实了。胡新民只是在坚持着做泥塑,并守住了前人的经验和审美,是目前的代表人物之一,当然成绩也是非常显著的。但是,盲目地将胡本人和凤翔泥塑上升到多么高的高度,是自欺欺人。据说,胡新民也尝试将泥塑创作出新的风格和品种,但是一直不成功,卖不出去,大家认或欣赏的还是几种司空见惯的模式。
(安建达铜雕作品《凤翔》)
在胡新民家中的土墙上看到的泥塑透着质朴和亲切,后来在很多城市的工艺品商店的玻璃橱窗里也见到过凤翔泥塑,那种味道荡然无存了。
欣赏西藏风情肯定要去西藏的,把模型搬到我们的公园里弄成微缩景观,也就哄哄孩子照照相罢!
民间艺术,就让其在自己的土壤里存活。
中午与人喝酒,喝的是二锅头,别的大家喝不惯,这叫在此地喝此酒。到了江浙就要喝花雕,东北是“高粱”,陕西是西凤或稠酒,换了地方再饮二锅头,味道全然不对了!酒如此,民间艺术也一样。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