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偏锋 画廊人说| 由麦克林的作品聊聊“颜色”这件事儿



在颜色进入艺术层面以前,是不是大家小时候都用颜色“算过命”,与星座类似。一般测试结果是这样的:小明的性格是红色的,有热情;小红的性格是天蓝色的,有点小小的忧郁。后来,我们知道了三原色(黄色、红色、绿色),其它颜色都是由三原色混合出的。再后来,知道了一共有三对补色,红绿、黄紫和蓝橙,每对两个颜色加起来是黑色。

嗯,颜色好像就是这样平凡又自然的存在。工作以后知道,颜色对于一些艺术家来说是他们可以和这个世界,甚至和宇宙对话的语言。颜色对于John McLean更是这样。

~~~~~~~~~~~~~~~


我们经常认识作品先于艺术家,所以我们也默默地养成了一个习惯:通过作品的笔触、颜色、元素和构图猜艺术家的性别和性格,这和小时候玩儿的“算命”特别像。


但是John的情况不同,我是先认识的这位老爷爷本人,后见到他的作品。初见他本人的时候,他已经75岁了,和太太一起手挽手站着,是一对温暖又慈祥的人儿。去他工作室的路上心里又开始给他的作品“算命”:画面应该是很柔软的感觉吧,颜色应该淡淡的吧,线条应该细细的吧,画什么内容呢?就这样一路想,一路猜,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到了他在伦敦东郊的工作室。



当时工作室里的颜色比上图中的还要多,特别有游乐园的feel~ 简直像是小朋友的作品,颜色鲜艳又纯粹,好像不经调和就直接画上去了,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这一次的工作室拜访大概有三小时吧,John的作品越看越想看,有种无限的感觉,看不腻,最后拍了很多照片走。

把作品图片拿回画廊和同事慢慢看,发现了John 的作品为什么看起来那么舒服的原因,因为颜色平衡不单调!

为了给大家分析一下我们的观点,简单地做了一些图哈~

假如我们的视觉中心从这个橙色的圆圆出发



然后John又画了两个圆圆,红圆黄圆,是不是感觉明显左下角比右上角“重”了?有种下沉的感觉?因为从颜色上讲,红色是比黄色重度的!然后画啥呢?


他在另一条对角线上又画了两个圈圈,左上角一个暖暖的酒红圆,右下角一个偏冷的紫红圆。刚才的“下沉感”是不是已经没有了?!感觉已经被“拉”上去了!因为酒红的颜色重度在视觉上是这张画里最重的了,右下的紫红圆也蛮重的,至此,还是有一点不平衡哈,John怎么办了呢?



Voila! 他分别给最重的两个圆圆加了两个淡色的黄背景,这样既中和了四个角本来不太均衡的重度,又加入了黄色,这样四个角中的黄色红色用度比例就一样多啦~


最后铺了一层黑底,完美! 就完成啦,这是John 2002年的作品~ 
另外,还有一个很值得说的颜色细节:



这是整幅作品中唯一一点明显的冷色调了,紫色混在红色里,  加入这点冷色的感觉特别像肥肠面里加了一点泡菜,使整体香而不腻!又像一个热情的人,还带了一点酷!  紫红色的圆外面有暖暖的黄色包裹着,推文的最初提过是补色,John用这样的颜色设计加深了作品层次,是不是很神奇?!


-本期图像分析到此-


经过这样的色彩分析过后,发现“像是小孩子的画”,这个感觉是个错觉,John 所呈现出的画面明明是经过深思熟虑处理过的!这样的创作过程是不是像极了一句歌词:把悲伤留给自己,美丽让你带走~ 有的时候在想,如果我们先看到的是John 的作品呢?从作品的颜色中我们能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应该是一位开朗的人吧!(颜色纯度都很高)60岁的样子(实在不会想到这是一位如此高龄的艺术家),事实证明我们也不算全错哈哈。


老爷爷去年去世了,80岁高龄。他的很多圈儿内朋友们都写了纪念John的文章,原来他身边的人也一直被他的色彩启发和感动着。从他一位友人的文字里得知:大自然一直以多种样貌在John的画面中存在着(冷色调对于约翰来说从不是“色彩”),这也是区分他的作品与其它抽象作品的地方。John的颜色里藏着自然和宇宙啊!怪不得它们时而“漂浮”,时而“接地气儿”,原来画的是不同的空间。


~~~~~~~~~~~~~~~


如果作品是艺术家的镜子,那颜色至少是这面镜子的二分之一了。John的颜色里有着浩瀚星河、鸟语花香和车水马龙,他是一位多么大方的前辈啊,被生活磨砺几十年,却仍然只把单纯留在了画面里,其中还暗藏着教我们在生活中保持平常心的哲学。接触过这样的艺术家,是我们的幸运,如果读到这篇公众号的人儿能再看John McLean 的作品,也许你们也能感受到我们所感受到的幸运啊!


不知道我们有没有通过这篇公众号说明白颜色对John的重要性,没说明白也请你们试着明白~颜色对于艺术家的创作是很重要的,要赏心悦目、要陈述画面,可能也会用颜色表达观点。就像我们日常穿衣也会讲究颜色搭配,就算穿全身黑也会有个层次,是一样的逻辑。如果变得愿意分析颜色的哲理,其实艺术就真的离我们不远啦!




关于画廊   
偏锋画廊坚持对中国当代艺术进程的洞察以及对欧洲及战后艺术大师的探索,并在两者的对话与碰撞中寻找各种可能的艺术力量。偏锋既是中国最早推动抽象艺术研究与发展的重要画廊,也是持续探讨具象绘画在当下多种可能性的主要机构。我们深信,艺术的体验产生于一个又一个的变革中创造的新世界;艺术家的作品正是探索世界的第三只眼睛。对于收藏家,偏锋为其提供专业知识,鼓励他们发掘个人独特的视角,只因两者的充分结合才能构建卓越的收藏。我们希望更多的藏家可以秉持鉴赏家的心态,更深入地理解当代艺术以及欣赏画廊发掘、重塑并坚信的艺术家。

About the Gallery
PIFO Gallery concentrates on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course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exploration of post-war European master artists and seeking for all possibilities of art power in the dialogue and collision between the two aspects. As a major gallery in China specialized in the study and promotion of abstract art, and also the main institution to continuously explore the various possibilities of figurative art at present, PIFO is convinced that the experience of art emerges from the new world created by one revolution after another; The artist's work is the third eye to explore the world. For collectors, PIFO provides expertise and encourages them to explore their own unique perspective because onl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can make a great collection. We hope to see a growing number of collectors to take on the roles of a connoisseur, with a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Asian and Western contemporary art, and appreciate the artists discovered, reshaped and firmly believed in by the gallery.


作者:偏锋新艺术空间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