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谷雨前后是牡丹开花的重要时期。我国有一些民间谚语,如“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谷雨季节,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四川彭州等地都有观赏牡丹的节日。晚上,观看一天旅游的人会挂灯笼、设宴,鲜花也是五彩缤纷的。人们称之为“牡丹花会”。
《花开富贵》设色纸本 49*44cm
牡丹原产我国西北部,现在甘肃、陕西、四川、河南等地山中还可见野生的。正如欧阳修《洛阳牡丹记》(1031)里所说的“丹延以西及褒斜道中尤多,与荆棘无异,土人皆取以为薪。”
《花开富贵》局部
牡丹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上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花开富贵》局部
牡丹作为观赏植物始自南北朝时期,文献多有记载。刘赛客《嘉记录》说:“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牡丹既已入画,其作为观赏的对象已确切无疑。谢康乐更具体指出种植的具体情况:“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太平御览》)近代生物学先驱达尔文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写的《动植物在家养情况下的变异》一书中说,牡丹在中国已经栽培了一千四百年“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推到一千四百年前,那是公元五世纪,即南北朝初年,和中国牡丹的栽植历史大体相属。
《花开富贵》局部
唐代以来,牡丹之盛,唯有洛阳,以“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名流传于世。唐朝诗人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诗句正是描写洛阳城的景象。
在清代末年,牡丹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1985年5月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中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世界各地。
2019年7月15日,中国花卉协会发出《投票:我心中的国花》,向公众征求对中国国花的意向。截至2019年7月22日24时,投票总数362264票,牡丹胜出 得票高达79.71%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