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评论 | 古意 . 新出 ——戴培仁的艺术主张

 

古意 · 新出

——戴培仁的艺术主张

评论:彭文斌(广州艺博会艺术总监、策展人)



出新,是中国当代画家所孜孜不倦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更是艺术收藏界衡量价值非常重要的一杆标杆,师古而不泥古,借古开新,体现出一个画家不同凡响的艺术修养、美学追求和价值主张。戴培仁正在遵循着艺术发展的规律,追寻他的艺术创作“新感觉”。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604/159125685689277460.jpg


《唐人画马》


在他的作品中,古代与当代相互交织和碰撞,构成了其在视觉艺术探索路上持续追问的不懈动力。正是在文明的变迁、文化的交替与融合中不间断地进行视觉刻画,亦成就着戴培仁典雅隽永的艺术表现风格,他营造的视觉艺术世界总能带给观者平静,驻足观画,心魂竟入了画去,尔后不觉恍悟。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604/159125693818439040.jpg


《沧桑》


戴培仁深谙中国绘画的“笔、墨”精髓,注重线条的表达,以书入画。其画作雄浑、空灵,笔墨富含趣味且格调典雅,茫茫烟岚让人顿生源自心灵深处的感悟。他以看似肆意的笔墨、洒脱的技法去勾勒自己心中理想的人物形象,并以淡雅的墨块进行层层铺润,最终让画面散发出文人高古的哲学意味,直击观者心灵。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604/159125695510348860.jpg


《达摩渡江》


 “书画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戴培仁一方面敏锐地洞悉着历史,热衷于阅读各种名人传记及各类诗词著作名著等;另一方面还受齐白石、徐悲鸿的感染注重画面结构,汲取李可染、黄胄、傅抱石的笔墨养分,还参考明朝的徐渭,清代的任伯年等的线条勾勒,整体造型严谨却不失灵气。


戴培仁在不断实践中继承传统,却不照葫芦画瓢,而是在现实生活中捕捉灵感,以求在历史与现实中寻得一个契合点。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604/159125697112887430.jpg


《东坡行吟》


戴培仁人物、山水、花鸟样样皆能,尤其在人物绘画上,讲究画面人物之风韵雅趣,于画中体现画者之智慧品性,探颐钩深,心胸之情,以画寄托。人品高则气韵胜,气韵胜则生动且传神,即所谓画如其人。如此可见,画面的意境创造尤其与执笔者的品性学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604/159125698973981130.jpg


《写意》


同时,戴培仁又是一位美术教育家,传道授业解惑,桃李三千,其对中国绘画教学和美学传承的贡献是巨大的。他是中国现代美术思想教育奠基人蔡元培先生的思想实践者,通过美育引导人们积极健康的审美趣味,陶冶人的心灵,从而提升人的境界。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604/159125700338531410.jpg


《暮色草原》


我通过对戴培仁的个案研究,可以发现,戴培仁在数十载的绘事春秋中,喜画于志,钻画于心,练画于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革新,获绘画之真理,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和艺术语言。他传承了中国文化瑰宝中最优秀的传统,他尊重传统、尊师重教,同时推陈出新、提携后辈,他的这种品质正是一位艺术大家所深藏的高尚品格!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