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方昉《度厄》系列作品:幻像与悲悯

  傅强

  旅美画家方昉先生在纽约闭门抗疫期间,拿起了水粉水彩,画出了精彩的《度厄》系列作品,且先生创作热情高涨,以一至两天一张作品的速度创作,精彩迭出。

  初见方昉先生的《度厄》系列作品,我被画面中表现的力量所震惊,被画面中所表现的呐喊的冲动所感动。弗兰西斯.培根把呐喊视为绘画的最高表现对象之一:想要画出呐喊,就是要画出想要呐喊的声音,与画面中被压迫的力量的关系。

  这件作品画面中充满着莫名的享乐主义和末世的颓废情绪,在丰满的粉红色乳头的哺乳下人们无度的索取,糜烂景象令人晕眩。母猪的微笑堪比蒙娜丽莎,欢乐却又诡异。肥壮的身体同时也孕育着腐烂的黑洞,魔鬼如蛆虫般蠕动,与散播病毒的蝙蝠一起使画面充满着恐惧和躁动。躁动而狰狞的场景彷如表面繁荣的世界经济与恐怖的疫情交织在一起,特别荒诞。享受乳汁的人群浑浑噩噩,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他们是如此的渺小和脆弱,他们是我们荒诞而纵欲又无知的现实生活的放大,让观者不免要呐喊,以期把自我从危险、渺小和恐惧中释放出来。

  这件作品的微妙之处,在于年青而丰满的女人,愿意让自己的生命消耗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于所处的危险浑然不觉,这完全不是古人所谓的因幸福而导致的“物我两忘”,她让我感觉她是想死在那里,她是那么的毫不在乎,整个画面因而呈现出更多的恐怖、荒诞与凄然的情绪。

  《度厄》系列作品中存在着两种暴力:场景的暴力与感觉的暴力,任何一种暴力都是艺术家对生命的呐喊。

  在绘画中看得见的形象是次要的,而且在艺术史中它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艺术家选择感觉的暴力,而非场景的暴力,使画面充满了看不见的力量,那种源自神的力量。当我们的视觉约束了我们与不可见的力量相对峙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才会真正的产生出呐喊的力量,那是感觉碾压了视觉后,生命向着死亡发出的呐喊。

  饿狼的形象在《度厄》系列作品中反复出现,其象征性显而易见,它们诡异的身躯让人充满了恐惧。它们出现在不同的环境,看上去让人联想到各种不同的情形。在这里,恐惧和荒诞是同时存在的,艺术家没有用他的力量去压制这样的存在。

  尽管艺术家放弃了更多的造型与技术的苛求,但是狼的象征性,它的标志都成为了一种观念的表达,它的存在,无论是视觉上和心灵深处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折射对出当下生命状态和生存环境的焦虑和诘问。

  《度厄》系列作品不仅是对现实问题的揭示,更有着本质主义的追问。我们找不到东方主义或者西方主义的标准,却有着全球化的普世的态度。

  《度厄》系列作品描绘的是新冠疫情所带来的灾难和混乱,却并置出了人性最根本的冲突。艺术家没有刻意去讨论具体的问题,却坚持了生命的立场。这是对新冠疫情下人性独一无二的诠释,并保持着截然鲜明的观点。

  从作品里我们看到了带着伤感的,佛性的,但是又清醒和冷酷的平静。

  作品里面没有英雄,有的是人性的挣扎。

  艺术家背负着沉重的文化责任,扛着文化的十字架。与许多年轻艺术家只关心自己的感受,只画自己生活的话语习惯不同,方昉先生在不同的时代所绘制的《马语者》系列、《上海老城厢》系列,以及近期的《桃花源》系列等作品,都在阐述着不同的时代乐章,折射的是艺术家的历史责任感,发出的都是相似而又不同的人生感叹。

  愿疫情早日结束

  愿世界和平

  愿百姓安居乐业

  愿度一切苦厄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