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前两年马未都主持的一档文化脱口秀在豆瓣评分高达9.1,那就是《博物奇妙夜》。博物馆里夜深人静,几个人围炉夜话,沏一壶茶,便可纵古论今。
那么马未都何许人也呢?有人说他是作家、编剧,有人说他是收藏家、古董鉴赏家,而大家所不知的是他早就在1996年,只凭一己之力就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所藏古董数以千计,皆是无价之宝。
那么马未都为什么能达到今天这么厉害的成就呢?这有一半的功劳要归功于古董鉴赏大师王世襄老先生。那么马未都是怎么跟王世襄老先生认识的呢?
我之前在某网站看到一个帖子讨论马未都的,里面有一段是涉及到马未都跟王世襄认识的经过:
“马未都也是人精(其生活轨迹与冯师惊人相似),早年是工人,后来写了篇文章《今夜月儿明》靠这个进了《青年文学》任编辑,编辑摄影一把抓。苏童、王朔等作家成名之前都和马爷交往过,都在《青年文学》发过文章,其人善于当伯乐。后来喜欢上了古玩收藏,偶然间看到文玩大师王世襄写就的巨著《明式家具珍赏》后,直接扎到人家里请教,后来三天两头往王世襄家跑,最后终于得其真传。在七八十年代古玩便宜如粪土的年代收藏了大量文物(经常在出差的时候去村里收货),最重要的是马爷不光收还善于卖,低买高卖聚集了大量的财富,也得罪了很多人。马未都并不善于创作文学作品,没有靠得住的著作,且为人机灵狡猾,所以成名后被人称为只是一个商人而不是一个文人。”
马未都自己也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自己与王世襄交往的趣事:
“我跟王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认识了,那时候我只有33岁,他当时70多岁了,应该是以祖孙辈而论,但是只要谈的投机,他就不让我走,留我到半夜,还要去给我炒个菜,要我说,他是一个真正的美食家,能吃又能做,做菜非常好吃和讲究。”
以上便是马未都与王世襄结识的经过了,虽然在按照外人想法更客观一点,在外人眼中是马未都作为后辈,经常厚着脸皮跑去王世襄家里,三天两头的去,才跟王世襄攀扯上关系,认识了王世襄。而马未都自己的描述可能更为主观一点。他说,王世襄很看重他,谈的很投机,还亲自下厨给他炒菜,关系非同一般,说是忘年交也不为过。
但是他们一开始是怎么认识的呢?马未都没有提到。也许是文学青年马未都在京城文艺圈小有名气,交友甚广,喜欢上了收藏,而王世襄又是当文物收藏界的研究大家,马未都当然是慕名而去。前去请教,学点文物鉴赏的本事。而王世襄则是看其颇有天赋,引其入圈。二人至此意气相投。成为忘年之交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