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平淡率真写国粹 墨戏人物抒情怀 文∥邵大箴


中国画的笔墨是画家的终生功课。它不但是中国画技法技巧中的主要手段,而且也是每位画家人格状态的直接反映。所以,笔墨不仅是技巧,还有着文化学的内涵。笔法墨法既服务于客观造型的需要,又必须接受画家思想感情的指挥,所以随描绘对象和画家个性感情的不同,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笔法墨法。

早自唐宋以来即形成特有的水墨表现主义的主观绘画语言。墨法是中国画的特殊绘画语言,在中国画的表现手段中,墨法和笔法同样重要,中国画以墨为主,以色为辅。用墨效果直接影响到作品的神采。历代书画家无不深究墨法,谈墨法离不开水。既是水墨,当以墨为体,以水为用。用水是表现各种墨法的关键。《画谭》说:“墨法在用水,以墨为形,水为气,气行,形乃活矣。占入水墨并称,实有至理”。另外,墨法的效果也与纸质的优劣密切相关。墨色丰富变化会增强作品的韵律美。

至于墨法理论,亦自唐代起,渐趋完备。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所言:“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此即所谓墨分五色,指以水调节墨的浓淡表现事物的五色之相。指浓、淡、干、湿、焦,即要求墨色有丰富的变化,犹如有青、黄、紫、翠等诸多颜色一样,描绘出事物气韵生动的本象。已形成“以墨代色”之中国画黑色象征主义的创作路线。

对水线墨采的使用,梁健借鉴西方绘画技巧, 注重墨法,巧妙用水,长期探索实践,首创了独特的水线墨采技法。使现代著名人物画家梁健的水墨探索具有一种个人化的语言风格。在国粹京剧题材表现中独具眉目。作品中艺术家使用大量粗宽的墨线、反复晕染的层次变化以及大片黑灰色的留白缝隙,即以“墨灰漏白”对外光及明暗作暗示性的表现。水线墨采就是水和墨的高度概括。水与墨本无形,但它确又承载着有形的使命、精神内涵,这种内涵又传导着人与自然的哲学关系。它可让无形变有形,即“无”中生“妙有”之玄。梁健的每幅作品都有水的灵动、水的滋润、水的气韻、水的晕光,从而使他的作品磅礴、宁静、幽远,有着活力气息,具天成偶得之美。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