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刘运龙艺术作品赏析

鉴画如看美人、不看外表看其风骨。


刘运龙简介:1973年生于江苏沛县,现为中学一级美术教师。96年毕业于淮阴师范学院美术系,2007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2013至2015年入美术报张立辰名家工作室学习.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徐州市青年美协理事,沛县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杏花村书画院艺术顾问。


微信时代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我和运龙老师至今素未谋面,因“朋友圈”隔空“浅熟”。芸芸众友尤睐运龙缘于他经常“朋友圈”晒画作。看他的画,初见有简约之境,细品蕴淡雅之风。这与文人的独立孤傲、旷远放逸的襟怀是相通的,与空、虚、寂、静的禅境是并存的。

被他作品透露出来的莹然艺术天资,清灵俊雅气息,匠心独运布局,爽利畅达用笔所触动,常主动攀谈,网论几番,或书画,或诗文,每觉其人不俗。刘运龙老师创作不求鸿篇巨制的“吸睛”,多为墨色清丽注重“留白”的小品,极具典型中国传统文人的画风,几乎他发朋友圈的每一幅作品我均对图细细品鉴。

中国绘画从风格到观念皆晖光日新,绘画不仅是研吮丹粉,而且旁通诗意,饱含诗歌的意象玲珑;手中之笔也并不仅仅描绘外形,更是写出内在的风神气韵。刘运龙作为一名美术系毕业又一直从事美术教育艺术实践者,守正创新的艺术情节更浓,画意诗情的艺术追求更强。

中国传统的“文人画”,特别注重“境界”的营造。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也就达到了“气韵生动”的目的。所谓“境界”,指的是书画家通过笔墨语言所创造的一种气象,一种意境,一种格调,以及品赏者通过精神体验、主观感受到的精神高度。

不难看出,在刘运龙的纵横笔墨中包蕴着千年以来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笔质语言和章法结构,又融入了以任伯年、潘天寿、张立辰为代表的近现代花鸟画笔墨意味,这些因素都有机地化合在他艺术创作的气质与格趣之中。

书画以高古为佳,取法决定作品的艺术走向,刘运龙画作非常注重取古人之法,取传统之法,取大家之法。法中取道,通过大动大静,大开大合,大放大收来强调作品的取势,学古而不泥古,自然感悟, 精炼画风。诗书画意合流是中国画现代性的标志,刘运龙的艺术之路也必将呈现更多富有诗情的写意画作以飨新时代。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