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杰出海外留学艺术家”(克里博顾问提名)| 王濛莎





王 濛 莎

Wang Mengsha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


出生于中国江苏无锡,书画世家,2006毕业于中国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研习动画,先后进修于英国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交流于澳大利亚Griffith University,现工作及居于中国北京。






顾问推荐辞

Recommendation


对我来说,这是一幅典型的亚洲画面。在欧洲是不可能的!
 
漂亮的颜色,各种不同的红色,是关于爱情的颜色吗?乐观、天真、少女,如同一本书中的插图——这正是我的第一印象。
 
这张画就像一本日记,讲述着关于爱和生活的故事,你可以在其中去探寻、发现和阅读。看得越久,发现的越多……这是源于一个年轻艺术家的一种非常年轻、新鲜和诙谐的世界观。正如甲壳虫乐队在《你需要的就是爱》中所唱:“世界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
 
这张画是关于不同伴侣间的爱与性。
 
这幅画有非常多的层次与丰富的内容。
 
这真是一幅美丽的作品。我喜欢这种卡通而直接的风格!喜欢这些故事,喜欢其中的幽默和颠覆。
 
我真的很想见见画它的那个人。


——乌尔里希·克里博(教授,德国著名艺术家,教育家,原德国哈勒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未来已来”学术顾问) 





王濛莎作品

Works



王蒙莎 《锦簇图》36cm x 40cm 纸本设色 2017


我的绘画注重写意,是以中国文化的造型观念,在诗性的表达中呈现一个本质的东方幻象。

1 水墨是东方的,也是世界的。 

水墨是东方的,也是世界的,我的直觉让我选择水墨。中国的绘画媒材是水墨,这显然不同于西方的油画,水墨是东方绘画的文化选择,老子的哲学思想就是从“水”中得到启示。水谦卑,虚空,无形,柔软且包容。“水生白,墨生黑”,东方的审美中黑与白包罗世上一切色相。墨这个材料的创造必然也是东方文化的选择。水墨的运用准确地表达了东方人的文化观念。另一方面,我的绘画无疑是属于植物性格的,作品中的造型和用色都好似在植物中生长出来。叔本华有 :“动物界充满争斗,是个血淋淋的现实世界,而植物界和平温馨,春风荡漾,是一个和谐的梦的世界。”植物形态的水墨绘画更能表达东方的当代性。


王蒙莎《星点点,月团团02》30cm x 27cm 纸本设色 2019


2 书法和诗与我的画

我一直认为中国绘画的高度与诗及书法联姻,在写意观念之中产生无穷的创造力。宋代苏东坡直言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绘画无需僵滞在现实物象的桎梏之中,应以不为物形所累的线形的书写来寻求内心的镜象。在我的绘画中,通过形,色的空间语言来表述类似诗的境界。书法为诗性的绘画提供了表现的大自由。书法中每一笔线条均以有节奏的形式隐含大自然创造万物的奥秘,用笔的起承转合体现着生命的律动。吕凤子有:“书法的每一笔即是‘生死刚正之骨’”,强调生命在线条中的存在。绘画以这种书法的线条表现物象,物象便赋予了生命的张力。我创作的十米长卷,《序曲和序曲》等作品均运用了这种书写式的表达方式。十米长卷中那些动物神态的显现是用饱含内在力量的动感线条写就的,而并非是纯粹西方写实主义表情造型的刻画。《胧》与《霁》线条轻柔,在细微敏感之中体味物象的宁静与远方的情致。书写的快与慢,轻与重同时从形迹中让人体味到时间与空间的变奏。


王蒙莎《碧瑶》75cm x 46cm 纸本设色 2019


3 关于造型

中国文化的造型观念从心所欲,以“心眼”来造型,眼见不是实,心感才是真。我的作品中远大于人物的蝴蝶,漂浮在空中的湖石等,这些造型的尺寸不是西方的“黄金分割”,而是心源之尺寸在绘画中准确的表达。他们是“心像”的而决非可见的“视像”。“一切景语皆情语”,美学家宗白华有 :“化景物为情思”。画中的物象均为情感的符号,我们看到中国绘画中对松,竹,梅,兰等植物的描绘已然并非原物所指,甚至古代女人的“柳叶眉”,“樱桃嘴”都是符号化了的精神象征。在我的作品中,瑞鹤,寿鹿,鸳鸯,凤凰等这些吉祥图案不同的解构组合,尺度的伸缩,色彩的转换无疑形成了我自己的情感符号。这里可以谈一下我作品中的造型趋于“平面化”的问题。在东方,诗性的绘画祟敬平面的造型理念,平面性具有开放性,这在西方焦点透视的作品中颇受局限。在我看来,平面性即是绘画本体,绘画不再成为现实世界的再现,于是我笔下的庭园,花草,蝴蝶,女人化作诗的词语,自由地在素白的宣纸上呈现。


王濛莎《溶翠》75cm x 20.5cm 纸本设色 2019
 

王濛莎《星点点,月团团》41.5cm x 30cm 纸本设色 2019


4 关于用笔

我的绘画强调痕迹的存在感。英国汉学家柯律格提出的“展演性”与“泯除性”的绘画方式。“展演性”强调笔触的存在感,中国水墨的每一笔痕迹都保留在图像中,中国人称之为“心迹”。晋代王羲之的《兰亭序》,其书法涂涂改改,这毫不影响他的艺术高度,相反在“展演性”的书法中可见他的高洁人格。中国的绘画保留画者的存在与个体生命流动的痕迹,这有别于西方油画“泯除性”的笔法,油画一旦完成 , 笔法了无痕迹。“展演性”同时体现绘画的当代性,揭示出弗洛伊德心理学对潜意识探究的深度。《见山楼》中草地和帷幕的渲染无疑传达愉悦幻想的痕迹;《五彩和合图》描绘的物象繁复纵横,笔触痕迹历历可寻,水,色互相交融显示多重的复杂关系印刻在虚拟的空间中。这些痕迹不断地展开象征了存在的可寻性。


王蒙莎 《我的宇宙发生的事件04》19.5cm x 15cm x 3 纸本设色 2020


王蒙莎 《我的宇宙发生的事件04(之二)》19.5cm x 15cm 纸本设色 2020


王蒙莎《我的宇宙发生的事件04(之三)》19.5cm x 15cm 纸本设色 2020


王蒙莎《我的宇宙发生的事件04(之一)》19.5cm x 15cm 纸本设色 2020


5 作品所探讨的问题

当下,水墨作为东方绘画的重要载体不尽如人意。中国水墨目前的状态趋于二个极端,其一,回到传统的样式,陈式守旧,其二,搬用西方当代绘画的形式,自以为新。这种守旧或趋于表面的模仿均不能代表当代东方水墨的深刻精神性。事实上,水墨仍然具有表达当代精神的力量,我希望自己的作品通过水墨的形式大胆地表现东方的幻想,在形而上,平面的造型中传达东方的宇宙感,运用古老的题材,摒弃文学式的描绘性,以东方的符号性组织成一个新的时间与空间的象征。


王濛莎《不要想读懂我的诗04》77cm x 54cm 纸本设色综合 2017


王濛莎《半摇青天月》136cm x 70cm 纸本设色 2017


王濛莎 《五彩和合图》 40cm x 21cm x 4 纸本设色 2017



学术顾问简介
Consultant

乌尔里希·克里博( Ulrich klieber ) 教授,1953年出生于德国哥平根(Goeppingen ),德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德国哈勒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就读于德国斯图加特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艺术史专业,后就读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绘画专业。毕生致力于绘画教学工作,2004-2019年期间多次访问中国,他将德国开放式的艺术理念和工作方法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带给每一位学生,激发出他们的创造潜力。






 未来已来·提名奖获得者名单 


未来已来 | “学术提名奖”获得者名单隆重揭晓!


 未来已来·入围艺术家名单(分四批公布) 
(点击下文进行阅读)

未来已来 | 入围艺术家名单公布!(一)
未来已来 | 入围艺术家名单公布!(二)
未来已来 | 入围艺术家名单公布!(三)
未来已来 | 入围艺术家名单公布!(四)

 未来已来·特邀专访回顾 
(点击下文进行阅读)

·谭平谈留学:出国后,作品单纯,人复杂
·盛天泓谈留学:中国当代艺术不能“脱钩”
·王子平谈留学:我会比较偏执地把每一寸画面都用同样的细节度来画
·王玉琦谈留学:但愿能扛得住时间,终至人们辨认出你的独到之处
·刘旭光谈留学:以当代艺术眼光与古老文化相碰撞,并激发出全新可能
·许剑龙顾问专访:走一条非常困难但一定可以走下去的路
·萧勤谈留学:我觉得我只是一个“传达者”
·林菁谈留学:只要我觉得有自己的观点、想法,就一定会去碰撞
·袁佐谈留学:我越来越少看到去美国学习纯绘画的中国学生了
·未来已来 · 特邀 | 张一非:我尝试将观念与视觉语言更好地结合,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长期课题




新浪潮!
THE NEW WAVE
年度海归艺术家个案全纪录
 现公开征稿 
 
近年来,随着海外艺术家数量的不断增加,这一群体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独特艺术现象。他们在汲取国际前沿艺术观念和语言表达的同时,也不断将新鲜的思想和理念带回国内,给国内艺术界以启示甚至冲击。另一方面,看似独立、分散的海外艺术家们,在知识结构、价值判断和艺术表达等诸多方面显然具有某些共通特征。
 
《库艺术》“2020年度艺术人物”专刊推出特别板块:“新浪潮——年度海归艺术家个案全纪录”,首度呈现新一代“海归艺术家”们的重要艺术成就,深度探讨他们的艺术实践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未来影响;从中挖掘和推荐优秀艺术家个案,搭建起海归艺术家与国内学术界、画廊机构、批评家、策展人之间对话交流的有效平台。这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媒体首次对新一代海归艺术家进行大规模的个案梳理与解析。

传播渠道:
1.网络方式
于《库艺术》公众号(大众聚合媒体平台,今日头条,看点快报,腾讯新闻,雅昌艺术头条,zaker,flipboard,搜狐文化等平台)独家全面详细呈现你的个案内容并邀资深编辑进行访谈。
 
2.文献出版方式
本特别计划的举办正值《库艺术》年度特刊“2020年度艺术人物”出版之际,这也是《库艺术》最具学术指标性和业界关注度的权威品牌,我们将此计划精要内容在本刊中专门设立针对海归艺术家推荐板块,进行特别呈现。

所需提交资料:

·个人生活与创作实践的手稿、笔记或文章;

·个人形象与创作中的照片(1-2 张);

·2020年新作及代表作(8-10 张);

·最新简历与联系方式(微信与手机号)。


投稿方式:

将以上资料发送邮箱:kuart@126.com

咨询微信:kuyishu001

联系电话:010-84786155



作者:库艺术KUART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东方根性的当代生长》当代艺术系列丛书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