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展览时间:2020年11月13日起
展览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三楼杨善深艺术馆
艺博的初冬不太冷
来了一群可爱活泼的鸟儿
有的在枝头鸣唱
有的在抱团取暖
有的在独自飞翔
鸟儿让画面多了几分生机
也让这个初冬不再单调
杨善深(1913—2004),广东台山人,旅居香港及加拿大。我国当代杰出的国画家,岭南画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合称“当代岭南画派四大家”或“岭南四家”。1933年他进入鲍少游主持的香港“丽精美术学校”学习绘画,并结识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1935年进入日本京都堂本美术学校,师从日本画家堂本印象,接受正规的绘画训练。1938年学成回到香港,从事中国画的创作与教学。1970年在香港创立“春风画会”,传授画艺。多年来他与高剑父一直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在艺术思想和实践上也深受高剑父影响。
作为岭南画派的传承人,杨善深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他从古今中外绘画中吸取精华,融会贯通,独辟蹊径。其绘画题材广泛,走兽家畜、花鸟翎毛、山水人物等均有极高造诣。尤其是他的花鸟画,更是独具一格。他善于运用兼工带写的画法,笔法细腻而略带朴拙,造型写实生动,并以其丰富的笔墨技巧,发展出独有的气格萧散而又风致秀雅的画风,把岭南画派艺术推到一个崭新的境界,为岭南画派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
在艺术上,杨善深是岭南画派中注重拙巧相生的画家之一。特别是他的花鸟画,笔拙而意巧,运笔沉着涩重,用墨层次丰富,追求笔枯墨润。其作品“巧”处清新灵动,闲适怡情,“拙”处则沉郁厚朴,苍劲高古。“巧”与“拙”在他的画面中既冲突碰撞,又和谐共舞。巧拙相生,是杨善深不断追寻的至高境界。
为进一步推动岭南画派艺术的传播和研究,让观众更深入全面地了解杨善深的花鸟画艺术,我们举办了本次展览,着重探讨杨善深绘画中“拙”与“巧”的问题,力求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其绘画风格,希望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秋林鸟语
1999年作 纸本设色
115.1×35.2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双鸦柿子
1998年作 纸本设色
137.7×35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芙蓉蚱蜢
1999年作 纸本设色
102 ×35.1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藕
1997年作 纸本设色
18.8×55.5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文字内容:郝锦绣
展览设计:陈美莲
文字校对:翁泽文
编辑:李嘉颖
审核:邹杰杰
审定:黎丽娜、冯清源
作者:广州艺术博物院gzam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