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弹古论今-古琴与书法的对话

 

《弹古论今-古琴与书法的对话》

“古琴又称瑶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素为文人雅士所钟爱。自古以来就有“士无敌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书法更是中国文化之精髓,古琴与书法是中国文人极其喜欢的四大修养中两项,有着极深厚的文化底蕴,都讲究一个节奏,行云流水,拟扬顿挫,轻重缓急,都讲究-一个沉静,静以修身,静能养心。

古琴是有声的音乐,书法是无声的音乐。

书法的笔法要求中锋行笔,力透纸背。

古人操琴要求“按欲入木,弹如断弦”。从这点来说,古琴运指弹拨与书法运笔书写,有异曲同工之妙。

书法用笔讲究方圆刚柔,浓淡互用。古琴弹奏也同样要求运指刚柔并济,方圆互用。

书法作品由点、线构成字,由字由行构成篇。

古琴由单个儿音组成句子,由句子组成段落,再组成完整乐曲。琴曲与书法都是对人的思想情感的- -种表达方式。”

随着王燕老师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的讲解和和现场用古琴演奏时而急促如《酒狂》曲,时而平缓如《醉渔唱晚》曲,让现场的学员对古琴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大致的了解。

现场气氛活跃,掌声热烈,高潮不断。

这是2020年12月1号上午九点半,由北京博文教育机构主办的《弹古论今--古琴与书法的对话》的一-场别开生面的公开课。

刘军校长代表博文教育机构对中国古琴学会琴师王燕老师走进博文教育分享普及古琴知识表示感谢和热烈欢迎。

北京兰花草公益爱心书法大课堂主讲人、这次《弹古论今-古琴与书法的对话》活动组织者王胜利老师向大家介绍这次活动的发起初衷,讲述了这次活动目的和意义。

爱心书法课堂学员、诗人黄俊丽女士担任这次活动的现场主持,并即兴口占一首:

欲将此身付瑶琴

墨未干

茶正浓

香音袅袅

魂魄苍穹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