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贾又福先生画语录 节选(二百六拾九)

PB19mlV8tBLY6huSCR0R6a6krzHwuCiStwPYIZW4.jpg

  贾又福画语录

  北京大学中国当代艺术经典大家入史研究与传承工程

  王恪松 贾云娣 孙玉霞 轩玉荣 孙莉 编 荣宝斋出版社

  ◎写生课教学指导思想(之二)

  3、开掘笔墨形式语言之变:用中国画笔墨形式语言表现上述二者的深层和谐, 必然不满足于任何现成的别人的艺术形式技巧。只有定下神来,用较长的时间和自然沟通、对话,研究自然的规律,倾听自然的心声,同时探索发掘与之相对应的笔墨形式语言。解决对景写生的新矛盾、新问题,力争变通成法,有所突破。使学生在自然界的万千变幻中,开掘笔墨的形式语言,在对景写生中修炼独特的艺术个性。

SlNavLiPbGsOgH2p0ZvOQpvM70jNLBNljsrH5osU.png

山野 34cm×39cm 1978年

O55Egjg5Y6tt5mxXGWn3nE6G30lXVo1uj1tTxFaE.jpg

淀边 34.5cm×34.5cm 1978年

  4、开掘艺术个性之微:在对景写生的过程中,要把临摹前人得来的一套方法 放下,要从大自然中挖掘新的表现方法、新的意境、新的自我。尽最大可能耐心地、入微地惨淡经营、精心刻画。训练坚实造型能力和造型手段,必须具有扎实塑造对象的能力,这样就有可能避免董其昌所说:“论山水之奇,则画不如山水。” 掌握能够达到山水之奇的造型技巧,追求精神意象就具备了牢固的造型根基。这样,再着力个性化的艺术处理,做到同画一地绝不雷同,提高这幅写生的个性化与艺术品位。

Cv74Z2DSzxFHkpWG7HmBbkMkaSBzayuIakoftyEs.png

林涛 67.5cm×68cm 1978年

NCoFbk47XFSovvImI1trBORBxxZovcsgtVbbiay6.jpg

​归 34cm×34.5cm 1978年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